公益行业如何赚钱?
先解释一下,我在这里说的“公益”是狭义的,仅指NGO(非营利组织)。 因为在中国,任何想要合法地获得收益的行为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政府的监管。对于企业来说,合规性要求主要来自《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而对于NGO这个特殊群体来说,合规性的来源则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理解中国公益行业如何赚钱,必须从这两部行政法规说起。
一.《民办学校促进法》 该法规定了民办学校(包括以营利性为目的的民办学校和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可以收取的费用范围以及原则: 该法的附属条例还详细规定了个类学校可以收取费用的品种及标准:
二. 《慈善事业免税办法》 为了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财政部和国家税务局发布了《慈善事业免税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慈善活动及其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根据这一办法,开展下列公益性活动的机构,可依法申请免税优惠:
以上两方面的法规,基本上界定了目前中国公益组织获取收益的范围。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中国的税法采用分类征税的原则,因此即便是从事同类活动,具有相同目的的不同的主体,因其登记注册的法人性质不同,所享受的税务待遇也不同。比如,同样是教学,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可以享受免税待遇,民办学校却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样是对症下药的药品研发,科研机构作为事业单位也可以免税,而制药企业则要向国税局申报纳税……这是由于学校、医院等单位属于财政补助单位的缘故,它们获得的捐赠收入在成本加合理费用之后,剩余的款项计入单位预算的收入,无需交给国库,当然也就不存在缴税的问题了。但是,这种按照机构性质划分的税收优惠并不是无条件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慈善事业免税办法》都对免税收入的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即这些收入只能用于教育事业或慈善事业,不能挪作它用。如果违反,不但要补缴已经减征或者免征的税款,还要承担相应的滞纳金和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