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好吃什么好吃?
“鱼下酒”,这是老百姓最朴实的饮食理念之一。鱼肉松软,不用牙齿也能很好地咀嚼;鱼肉中蕴含的蛋白质非常易于消化和吸收;而鱼肉特有的咸味能够很好地融入酒水之中,起到开胃下酒的效果。 所以,在古代民间就有“鱼下酒”“醉翁亭”等说法。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也写道:“开杯共饮狂歌发,落帽风流人叹无。”
用鱼来下酒,这在古代可算是“奢侈”行为——不是你有酒我就有鱼啊!所以,能吃到鱼下酒,表明家境殷实、生活水平不低呢! 当然,到了现代,大家生活条件都提高了,人们早已不必像古时那样为吃饱肚子而发愁了。因此我们可以在平时多吃点鱼肉,“鱼下酒”也不在是奢侈行为。不过,你可不要小看这“鱼下酒”,它可有很多讲究呢!
1.选鱼要谨慎 用来做“鱼下酒”,自然要选择鱼肉鲜嫩、味道鲜美的鱼。比如:鲤鱼、鲫鱼、草鱼等等都可以。但要注意,有一些鱼是不适合用来做“鱼下酒”的。比如:梭子蟹、大虾等等,因为它们的肉质较为紧实,吃起来口感不好。还有鲤鱼,虽然价格便宜,但它的刺比较多,不适合用来做“鱼下酒”。
2.吃法有讲究 “鱼下酒”,不仅指饮酒时吃鱼肉,还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鱼肉要做熟吃,二是鱼肉要做成下饭的菜肴。也就是说,“鱼下酒”可以是烤鱼、卤鱼、糖醋鱼等各种做法。
3.搭配要适宜 在喝酒时,除了要吃鱼肉外,还要配一些菜肴。在这些菜肴中,有三类是不能缺少的:一类是富含蛋白质的低脂肉类,如豆腐、豆芽、猪头肉等;另一类是高营养高纤维的蔬菜,如芹菜、萝卜、绿豆芽等;最后,还应当配备清淡爽口又容易消化的粥品。这样荤素搭配,才能提供全面的营养,满足人体所需。
在池塘养鱼中,鲤鱼、鲫鱼等凶猛性鱼类的吃食特点是只吃“活食”,对于“死食”不感兴趣。就是说,它们一般只取食水面正在漂游的饲料,把饲料吃完以后,才会去吃沉入水底的饲料。特别是刚放养的那几天,这些凶猛性鱼类可能只吃水面“活食”,把漂在水面的饲料吃完后,沉入池底的饲料就会被草鱼和鯉吃掉。过了几天,这些凶猛性鱼类熟悉环境后,才会开始进食沉入池底的饲料。
这种情况在饲养管理上要注意:
(1)开始时多准备一些饲料,以满足凶猛性鱼类的需求。
(2)在投喂饲料时,尽量把饲料撒得均匀一点,减少局部的抢食矛盾,以便草鱼、鯉也能够吃得到饲料。
(3)尽量多增加饲喂次数,在每次的喂饲料量大为减少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每天5~6次的投喂次数。
(4)可以用箩筐、木盆等容器挂饵诱食。用箩筐、木盆等容器盛好饲料,露出提手部分,挂到池塘四周边缘水深50~60厘米处,把手部分露出水面。挂的容器不宜过大,以20~30厘米径围为宜;饲料也不宜装得太满,1/3~1/2的容器容积就足够。这样,凶猛性鱼类很快就会熟悉每天的这一点饲料供应点,在这里取食。等它们熟悉取食点后,容器里可以适当增加饲料,以满足其食欲。
(5)用其它饲料进行驯食。凶猛性鱼类主要对颗粒饲料不感兴趣,对于其它饲料还是乐意取食的。因此,可以利用其它饲料进行驯食。例如,可以先把少量的麦麸、菜饼等饲料撒在池塘中引诱鱼类取食,然后再撒入颗粒饲料,让其混食,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增加颗粒饲料的投放量,减少其它饲料的用量,直到完全用颗粒饲料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