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怎么做好吃?
“喝粥啦!” 一到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熬制腊八粥。 腊八节是农历一年的最后的一个节日,人们在这天熬腊八粥、祭灶王、扫房子、赶乱岁,准备迎接新的一年,因此,它也被称作“小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道出了人们在腊八节时对春节到来的期盼之情。 腊八节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人们常将谷物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吉祥如意。 到了南北朝时,佛教传入中国并兴盛起来。为了扩大在我国的宗教影响力,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十二月初八被定为腊日。 因此,从那个时候起,腊八节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节日并且一直流传至今。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是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因地理环境不同,所用到的食材也不同。但在北方,最常见的就是用大米、小米、薏仁米、桂圆等8种主料熬煮成的腊八粥了;而在南方则是用粳米、糯米、黄豆、绿豆等来制作腊八粥。
关于腊八粥的传说也有很多个版本,比较受群众认可的就是“释迦摩尼成佛”的故事。据《佛本行集经》记载:“昔者诸比丘聚集一树下,欲进食时皆见树神手自炊爨,洗灌器碗具,又取稻米及麻黍谷等各和作糜,其味香美便共食之。” 后来,佛陀为教化众生就告诉弟子们要效仿树神的勤劳与智慧,自己动手煮粥以示对佛陀的尊重以及对修福的渴望。于是,这一做法也就在僧俗二众中流行开来,而到了宋代还逐渐演变成了民间的习俗。 在我的家乡,腊八这一天,天还没亮,家家户户就会起床,开始忙碌起来,有的熬粥,有的打扫…… 虽然熬粥的步骤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与精力呢!
先将豆子泡上一晚上再开始煮,这样豆子才能更好入味; 再将花生、红枣洗净后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小火慢炖; 最后再将准备好的其他配料放入锅中煮熟即可出锅了。
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下肚之后浑身都暖和了起来,一天的疲惫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其实呀,腊八粥不仅仅是美味的食品,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蕴含着人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您家腊八这天都会做些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