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从供给方面考虑,基础资产的原始持有人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证券化后,可以在不需要回购或出售其业务的情况下,立即转化成现金,回笼资金用于再投资,从而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结构性重组方式,可以将或有风险资产转移出去,降低资本要求,或改变资产结构和期限结构,优化财务状况,分散投资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赢利力。从需求方面考虑,购买者或投资者持有资产证券后,可以获得相对较高和稳定的收益,满足其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同时,资产证券通过风险隔离、信用增级、权益拆分和分层等机制,降低了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使各类投资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投资于不同权益层级的资产证券,从而拓宽了投资领域,分散了投资风险,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
另外,在利率处于低谷和不断下滑的经济衰退或复苏阶段,货币扩张、通货下降,有利于降低利率风险和证券化成本,并且由于收入和还本付息下降而推动基础资产收益相对上升,这些都有利于促使发起人(供给方)进行资产证券化。相反,在经济高涨、繁荣或衰退的上升阶段,由于收入和支付增加,基础资产的收益相对下降,加上证券化成本的上升和利率风险的加大,可能会导致供给方对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下降。可见,经济和金融周期的变化也会影响供求双方对资产证券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