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立秋吃什么?

隗藜隗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立了秋,把扇丢。”在清初乾隆年间编纂的《京都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立秋节,宫妇辈剪彩为小旗,上绣‘秋风’二字,五色缤纷,号‘秋旗’。是日,皇后率众宫妃乘轿出,诸王侍宴,既饮,皇后、贵妃等回宫,群妃散去。” 这种仪式虽然看起来颇为有趣,但也确实反映了立秋这一节气的特征——天气渐渐转凉,夏天即将过去。

从民间习俗来讲,立秋的主要习俗有“贴秋膘”“啃秋”和“晒秋”等。 在盛夏暑热难当,人们胃口普遍不佳之时,立秋之后虽气温逐渐下降,但天气依然很热,人们往往还是食量欠佳。因此不少人在立秋当日会“吃伏羊”“吃饺子”“喝羊肉汤”来补充能量,增加食欲。不过这些习俗与老北京人的饮食习惯相去甚远。

老北京人过立秋更讲究“贴秋膘”。所谓“贴秋膘”,意思是人们在夏日里缺乏运动,体重大都会有所减轻;立秋节气到来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也逐渐变得凉爽起来,正是“补冬”的好时节。因此在立秋这天,一些体重较轻的人会在这一天加餐,多吃东西,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以此来补充夏季损耗的能量,达到“贴秋膘”的目的。为此,在立秋当天各种肉菜成了餐桌上的主角,炖肉、酱肉、卤肉应有尽有。

除了“贴秋膘”外,老北京人还会在立秋之日“啃秋”。“啃秋”其实在民间又被称为“咬秋”或者“咬秋瓜”。在立秋这天,老北京人家家都会买上一块西瓜回家,全家人围着啃西瓜,不仅滋味清甜,而且寓意也很好——“吃完立秋瓜,冬天不出脚(冻手脚)。” 除了吃之外,老北京人也会在立秋这天晒书、晒衣服、晒辣椒。

不过现在这些习俗都已经不复存在了,人们早已被忙碌的工作和学习包围,没工夫也没有心思去遵循这些传统的民俗习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