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属于什么五行属什么?
首先,明确一点常识性的东西——“姓”和“名”是两回事。 “姓”起源上古氏族的血缘标志,与父系血亲继承有关;而“名”起源于部落联盟时代,是一个部落的称号,其含义逐渐淡化,到了东周春秋战国甚至有了“名称同实而字异”的情况,也就是说同一个名字指不同的人,同名不同人!这为古人起名带来很多麻烦。
我们知道,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需要有自己的社会位置,也就是自己的身份,而这种需求在社会初期尤其强烈——为了确立自己在部落中的地位,以及确定部落在联盟中的作用,部落首脑们的姓名就格外重要。所以,从姓的名字可以看出不少历史信息。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潘姓的历史吧。 “潘”是个古国姓氏,出自西周初年的潘父御罪一事,据《左传》记载,潘父是周文王之子毕公高的小儿子。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伐商,俘虏了商纣王。武王把妲己赐给兄弟姬叔齐,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给姬叔齐做君主,让姬叔齐去统治殷商遗民。因为殷商遗民的祖先原来是侍奉夏朝的,夏桀无道的时候,周部落首领就是率领部众攻打夏桀的,周武王认为自己是汤王的后裔,所以称为“孟迁”以明自己身份高贵。
然而,武王灭商后没多久就得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即位,这就是成王。成王年幼,由母后武娘娘摄政。武娘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女政治家,在治理周国的过程中显示出过人的才能,因此获得了“太姜”的美称(太姜是周先祖的妻子,德行高尚)。
姬伯父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姬旦(也就是周公),二儿子就是姬叔齐。当初武王伐纣的时候,姬旦率兵讨伐商纣王的大将崇侯虎,立下了赫赫战功,因而受封于鲁地,人称“鲁公”;老二姬叔齐则受封于潘地,世称“潘公”。 周成王时,兄弟两人一起参与政治活动,周公担任周王朝司徒之职(主管行政、土地及人民),主持建造洛阳城;小叔则担任周王朝司马之职(相当于军事总长)。
二人互相配合,共同执掌政务,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重臣。不过也有人认为他们兄弟俩都是虚有其表,无能之辈,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周王朝才有“庸弱”之称。 潘父就是姬叔齐的儿子。他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收集宝物,史载“潘子好器”。可能由于这个缘故,潘父得了一个“贪夫”的外号。
可惜,这样一个爱财如命的人,却犯了周王室的一个大忌——侵夺王室财产!这件事做得非常不聪明,因此引起公愤,被王室大臣们讨伐,死在阵中。
潘父死后,周王将他妻子赐予管蔡之党。管蔡之党是商纣王王子武庚的党羽,在殷商旧地很有影响力,现在得到了周的公主(实际上应该是王后),势力更为强大,对周王朝构成了很大威胁。后来还是周公平叛,才消灭了这一股反动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