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从哪里来?

全珊全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放结论,国有资本是分配来的,不是创造出来的,这一点和私有资本完全不一样,导致国企的盈利能力非常差(与私企相比),但是负担重、风险高也不是说说的,在现有经济环境下,国进民退是大趋势。 先扯远一点,我们目前所学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建立在西方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然而市场经济并不是唯一的可能的经济形态。社会主义曾经作为与我们当前最接近的一种替代选择而被研究过。(这里并不讨论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是说历史上曾出现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制度下,一切资源包括人力、土地、资金都是公有的,由一个政府机构统一调配,进行有计划的生产。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整个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大大提高,短期的波动可以被迅速矫正。然而代价也十分明显。市场经济要求交易费用为零或者很低,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信息传递和处理全部由中心系统承担,交易成本必然很高。同时由于缺乏竞争,生产率也很难提高。因此虽然从总量上看,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的效益要高很多,但是由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每个人的福利都无法得到保证。

回到正题,既然已经明确国企的资本是分配来的而不是创造得来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大谈特谈如何加强国企业务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呢? 我们现在所学习的会计知识来源于西方,其本质是在承认交易费用为正的前提下研究如何降低交易费用。而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交易费用总体上是低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总体上还是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设计的。既然是低成本的时期,我们就没有必要非要像计划经济那样追求绝对的真实和精确——这只会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况且目前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国企的收入也大部分归国家所有,我们并没有所谓“亏”了的感觉。(当然,如果给职工发奖金可能会觉得“亏”,不过那也只是暂时没有发到职工手里的钱,本质上和国企负债不是一个概念)也就是说,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实际上类似于计划经济之前那个有市场化倾向的计划经济阶段,一方面存在着市场,另一方面又大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因此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浪费,因为无成本的决策机制会使一些人产生“搭便车”的心理而导致铺张浪费;另一种就是压抑生产力发展,因为需要消耗大量的行政成本来维持计划的实施。

目前阶段我们更应当注意的不是如何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因为效率对于国企来说本来就没什么值得改进的空间。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是:如何减少行政干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如何确保国企的财务报告真实可靠?如何使国有资产管理者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康胜女康胜女优质答主

在我国,国有企业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建立起来的。这些企业规模大,技术设备先进,集中了现代工业的精华,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遵循重点建设、稳步前进的方针,国家通过新建、扩建和改造而建立起来的。这些国有企业又分为全由国家投资或者国家与其他共同投资的重点企业、企业集团、公司在地方的国有企业和国家与其他共同投资的股份制企业。其中国家全业投资的国有企业包括通过投资新建和改组、改造形成的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依法新设立的企业、公司;

(三)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实行企业转变过程中,国有企业依法分立、改组、合并或者兼并形成的,国家拥有全部或者部分投资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上述国有企业虽然来源途径不同,但实质上都是由国家投资并依法登记设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