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负怎么那么重?

通铃眸通铃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引用一个税收统计,18年税收收入占GDP比重是7.3% (这里只计算了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如果加上个税,社保等大概9%) 这个数字在主要经济体中处于较高水平,比如美国同样作为税收中性的国家,这个比重也是7.3% ,而韩国、泰国更是只有5%左右。(这里的GDP是各国财政部分公布的GDP,而不是CPI或名义GDP) 从人均税负看,我国2018年的人均税收收入2444元,不到美国的2/3,日本的4/5,德国的1/2;若按家庭平均,则是世界上平均税负第六低的经济体(低于瑞士、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如果说上面的数字还比较正常,那再来看几个数字:

1.目前中国的劳动税收率(Tax Rate on Labour Income)是全球最高的,达到84%,也就是说工资的一半都要交税!!!(相比之下,美欧日都在40%~50%之间)。

2. 中国企业的税收负担也很重。2016年中国企业利润总额69193亿元,上缴各种税费22898亿元,企业负担税率33%。这已经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甚至高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税率。(2016年的数据,现在应该更高) 中国税务系统的目标是“组织财政收入最大化”,于是各地政府为了完成任务,各种税收催缴措施不断。欠税要加收滞纳金,滞纳金按日万分之五交,利息比银行利率还要高!!!(更夸张的是,有些地方为了完成收入任务,把欠税款算进企业的应纳税额,虽然不交税,也要交滞纳金的哦)

除了直接加税之外,还有各类名目繁多的收费,这些收费看似不用交税,但实际上最终也都会转嫁给消费者。 所以啊,大家平时多看看财经类的新闻和文章,了解了解国际形势,了解下各国的财税政策,不要做“伸手党”啦~

任骊如任骊如优质答主

第一就是体制,分税制实际上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硬性盘剥。

为了改变过去“财政包干制”下面出现的地方财政截留行为和财力分散化局面,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分税制的基本思路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在财权上的分配矛盾,改变过去中央财政过于紧张的局面,通过“分税制”使中央财政集中更多的财力,从而可以集中财力办大事,这主要是基于财政能力考虑的。

所谓“分税制”,具体讲就是把各种税收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地方政府共享税等三种税收形式,中央税就是纯粹归中央政府支配的税收,目前我国的中央税主要是关税和消费税等;地方税是纯粹归地方政府支配的税收,目前我国的地方税主要是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我国目前真正意义上完全的地方税还有耕地占用税、契税、屠宰税以及筵席税);中央与地方政府共享税是指收入归中央政府,然后中央政府按照固定比例返还地方。目前的“分税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中央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占整个税收的8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靠中央的转移支付。由于地方收入的限制,在支出上又不具有选择性,在支出需求一定的条件下,必然要压缩供给,这在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社会保障性支出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从而导致地方政府拼命去筹集建设资金。在目前的体制下,政府行为的市场化趋向导致政府行为也像企业一样要讲究财务收支的平衡,甚至要盈利。因为政府要承担各种发展和建设支出,在财政收入不足的情况下,政府的投融资行为便产生了,这种行为不是中央政府的投资(如国债项目),而是为了追求政绩的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如现在地方所热衷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大学园区、各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改造等。政府的投融资行为,首先表现在土地的购置和出让上。这种支出只能靠土地出让金和向银行融资来实现。在获得土地财政以后,政府的财政能力大幅度地增强,这时财政支出便出现了两个方面的行为,一方面是扩大政府的办公空间与行政投资规模,另一方面是用于公共消费。这两种财政支出行为的最终结果是行政投资规模大幅度扩张,财政支出增大,而财政收入却不能同步增长。为了偿还利息和应承担的投资收益,地方政府在收入中便存在很强的“汲取”行为,从而也导致了地方在“分税制”体制下存在很强的干预征税行为。尽管中央政府在税收政策和程序上对地方政府进行了规范约束,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力度的“汲取”力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