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髓分五行吗?
“玉”在古代是“美石”的总称,如今则专指“软玉”(即透闪石),而将非晶质体的宝石统称为“髓”。《礼记·曲礼》云:“君衣狐白裘,臣服羔绒毛;素纺丝,士服绢。”郑玄注曰:“狐白,元色。”孔颖达疏:“此言衣服之质有五等……下至士服以丝为之者,谓其缕之为丝,纺而为绢之类也。”可见,古人所谓“玉”——即如今我们所称的软玉——乃是纯白色、质地细腻而硬度低的玉石。 至于“髓”,除了包含现在的宝石学意义,还包括了色彩温润而坚硬如石者,也就是说,“髓”的范围比“玉”要大一些。那么,是不是说所有的石头都可以分属于五行呢?当然不对!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前提,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并不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科学产物,而是一种哲学思想。它是把宇宙万物分成五个部分,每一部分再各归五行,每行再各归五类。
比如,在天干地支中,甲属木、乙属木、丙属火、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又如,在五脏之中,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在中国古代的医学、相学、占卜、星命等各类文化中都涉及到五行范畴。后世为了用阴阳五行的方法来解释一切事物,就不得不扩大五行的范围。
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玉石还是其他宝石,只要它的颜色纹理符合某个五行就可以被归入哪个五行。不过这种归类方法太过宽泛和模糊,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因此我们不必遵循古人的这一分类体系,将它作为现代宝石分类体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