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宇宙大爆炸”的碎片——陨石,对地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科学家们早已认识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除了有着庞大的生物圈之外,还存在一个巨大的矿物圈。
这个由无数矿石构成的矿物圈,比地球还要大100多倍,它就像是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在地球表面。
而这厚厚的“棉被”,对于我们的星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是不稳定的,它会不断地进行化学循环。而矿物圈的存在则有效地阻止了化学元素的流失,保证了地球岩石圈的稳定性。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了来自陨石的富含矿物质的陨石雨,就不可能有今天生机勃勃的地球生命。
当然,这些矿物质并不是白白带来的,它们必须经过火山喷发或者地表侵蚀等过程,将含有矿物元素的物质带入地面,通过光合作用才能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的能量来源。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距离我们最近的月球表面以及太阳系其他行星的情况;而借助天文望远镜和其他观测仪器,甚至还可以窥探到更遥远星系的奥秘。
但无论人们观测到的宇宙景象如何变化,有一点始终不会改变,那就是每天都有成千上万颗流星体穿过大气层,坠入辽阔的太平洋之中。
据估计,每年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至少有200万吨,其中有许多小颗粒在穿过大气层后燃烧殆尽。但也有许多较大块的流星体得以残存下来。
一旦这些大块头的流星体有机会穿越大气层并与地球表面的物质发生碰撞,一场巨大的地质事件便从此拉开序幕:大量的金属矿物质将被注入地球表层,为生命的诞生与进化提供重要的能量来源。
事实上,科学家早已证实,地球上几乎所有的金属元素(除铁外)的含量都要高于地外壳的平均值,这意味着一定数量的陨石曾经降落在了地球表面并渗透到地下。
而在太阳系内,陨石的作用并不局限于地球这一颗行星,它对于整个太阳系乃至宇宙的诞生和演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约在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之后的4.6万亿公里范围内形成了第一批恒星和彗星等天体。此后在太阳系形成初期,由炽热明亮的星际云气形成的太阳风席卷了整个银河系,将大量氢、碳、氮和氧气等气体携带到了太阳系内部。
这些气体逐渐凝聚成原始的巨行星,并在核心部位形成高温高压的条件,最后引爆了核聚变反应。而太阳风暴产生的强大的磁场,阻止了重金属元素聚集成大的块体。没有重元素的引力束缚,太阳系内的行星不可能形成,从而没有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可以说,太阳风暴为地球以及其他行星提供了组成生命的有机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