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为什么搞不好?

初芝凡初芝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国企的领导者不是根据业绩而是根据上级的意志升降的,所以在这样的系统里,努力做事的人往往得不到奖励,而溜须拍马、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而升得很快。这导致了国企里的能人越来越失望,逐渐选择离开,留下的都是“无能之辈”。这种企业怎么可能做好呢? 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国有企业的领导愿意提拔自己亲信的手下,而不愿提拔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

答: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现行体制下,国有企业领导的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市场或者股东,而是来自于上级组织的委任。也就是说,在企业这个系统内,上级组织是可以直接干预具体事务的。所以我们可以假设这样一种情况:两个企业水平差不多,A企业在某方面的优势比B企业大一些,但是A企业领导与B企业领导关系很好(比如都是某某领导的亲戚),那么毫无疑问,A企业获得的资源一定会比B多,竞争优势必然要比B企业大 这就是现行的政治体系下,上级组织能够干预的具体例子之一。很多企业出来的中层干部,其实都拥有比下级单位更高一级的权力,那是因为他们曾经属于那个层级机关的一分子,与上级领导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说,国企的领导并不是按照经营能力来选拔的。如果从经营角度来看,有的国企领导可能连给外企打杂都不配(因为对外企来说,你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但是,正因为这样,国企就成了腐败的温床。因为上级组织可以通过干预具体事宜的方式来补偿给自己亲近的人在其他方面带来的损失。比如说,一个企业本来应该赚100块钱,但是领导关系好的人来了以后,只赚了95块,那剩下这5块就是暗中的补偿了——当然,明面上肯定还是赚的。而这个利润的5%,可能是这位领导个人从中拿走了3%,他的下属拿了2%,剩下的1%才是企业真正赚的钱。

那雯玢那雯玢优质答主

国有企业搞不好,是因为国有企业在制度上没有真正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不能真正行使权力。在所有制问题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结合要十分紧密的个人所有制与十分分散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市场分割的股份制之间,还存在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的中间状态的公司制。

它是在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不变的条件下,使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企业所有者的权利通过法律授予董事会,由董事会代表企业行使所有者的职能,选举产生企业经营者,领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要把国有企业由个人所有制改造成能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的公司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