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在北京哪个区?
清华北京校区有两个大门,一个主校门(西北门)在海淀区,另一个叫新东门,在东城区。 两个校区虽然只隔着一条长安街,但风格却大相径庭——主校园的景色更加庄重大气,而东门的景致则更加秀丽宜人;而且由于建成时间不同,建筑风格也有差异,主校的不少建筑都是清一色的西式建筑,而东门却有不少中式建筑。当然,两校区最大的区别是,主校区人满为患、拥挤不堪,而东部校区则是地广人稀、车马不喧。
不过,自2014年8月启动“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以来,清华就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分校区”了。通过建立全新的本研一体化培养体系,实施通识教育改革,清华在探索更适合中国人的一流育人模式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如果从历史沿革的角度看,可以认为如今的清华大学是由曾经的燕京大学和清华学校合并而来的。 而这两所学校之所以能够合并,又得追溯到百余年前。
十九世纪末期,清王朝覆灭的进程已经不可阻挡,为了救亡图存,封建朝廷先后派遣了四批官费留美学生。他们之中不少人接受了较为完整的高中教育,并且大多进入了当时享誉全球的顶级名校,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这些留美学生学成归国后,成为了晚清政府“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支柱之一。
其中有一位叫唐国安的广东绅士,就是受晚清政府委派自费赴美留学的,他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来,清朝灭亡之际,正是这位唐国安率先向友人透露消息,才使得友人在逃亡路上避免被清廷加害的危险。 民国初建之后,身为哥伦比亚大学校友的唐国安受到蔡元培的聘请,前往北大任校长。然而,唐校长的北大的经历并不顺畅,因为他推行的校务改革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于是被人举报贪污,被迫辞职。随后,唐先生来到天津创办私立清华学校,并担任第一任校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办清华学校时,唐先生的目的是培养“中华复兴之人才”,因此特别注重学生的中国根基的培养,要求学生必须说汉语、学中文名、写中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