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几月是牛月?
按农历算,牛年共有354天。 也就是说农历二月二前后,将迎来“惊蛰”节气!届时,意味着仲春时节的开始;也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农历鼠年已经到来。 从2016年的腊月廿四开始,到今年的立春前后,我们正身处“庚子鼠月”“丑土岁君”之时。这个“子月”共有三十天,在阴历中为一节气。
从立春当天开始,正式进入“寅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正月”,这个时候太阳运行到黄经315°。此后,随着太阳光照射点继续向北移动,“雨水”“惊蛰”纷纷如期而至。 在传统文化中,惊蛰是春季开始的第三个节令,标志着仲春来临,万物生机盎然。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自然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蛰,言发物也。” 唐代诗人陆龟蒙的《惊蛰后登定林寺西楼》描绘了这一场景: “新雷才起玉蟾孤,重露沾衣晓意殊。渐见花繁枝上艳,乍闻鹊喜树间呼。” 所谓“惊蛰”,即惊而拔动草木之虫,谓惊蛰动,非惊蛰响。此时气温回升较快,但冷空气活动仍频。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每年清明(4月5日前后)和夏至(6月21日或22日)都是最有可能出现寒潮和强降温天气的时间段。尤其是清明前后,乍暖还寒,昼夜温差较大,往往是“白天穿棉袄,夜晚睡地板”的时刻。
按照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推算,今年“惊蛰”恰在3月5日,恰逢惊蛰节气的第一个交易日。下一个“惊蛰”出现在3月10日,为正月廿八,节气周期约7.5个农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