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不明是什么意思?
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以阴阳五行的思想方式对自然现象进行归类的方法论。 “行”有“道路”、“运动方式”的意义;“五”是表示众多之义。所以“五行”也就是指五种“行”或五种运动方式。 那么这五种运动方式是什么呢?在《尚书·洪范》中说道:“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这里的“润下”、“炎上”等是形容五行之气的运动方式,而“曲直”、“从革”、“稼穑”分别是形容五行之气在不同环境下的形态变化。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从无到有,并且都是按着这样五种运动方式或者五种状态不断循环往复的。
人们也将这五行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以及五官——目、舌、口、鼻、耳。在《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记载:“肝者,将军之官也,其志忧(怒),其声呼,其状如弦,其色青……心火者,神明之官也,其志喜,其音言,其形如火,其色赤……”所以这就是五行的具体形象了,它好比是一个人的五行全息像。 当然这种理论被后来的道教进一步演化,形成了“五方上帝”的说法,即东方青帝灵始大帝,主管春天万物生机;南方赤帝神农大帝,主管夏天万物的旺盛;中央黄帝轩辕大帝,主管四季交替;西方白帝少昊大帝,主管秋天万物收获;北方黑帝颛顼大帝,主管冬天万物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