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木五行木多?
题主可能是看错了,应该是“甲木参天”、“庚金带煞”吧! 这句话应该是形容大树的,特别是乔木,高耸入云,上面一个枝叶都长满了。这就是“甲木参天”的意思。 如果用来形容灌木类,那就说反了,应该改成“庚金刺地”。“刺”有“挺拔突兀”的意思。比如《礼记•檀弓下》里有句话,是用来描写墓地树木的:“古也墓而不坟……今丘陇之封,培土则丘垄之封高如墓矣;植树则崇牙内拂。”这里面用到了“树”也用到了“植”,但是“植”的字面含义就是指“栽植、栽种”。所以,从字面上理解,植树就是种树(动词),而造林则是把树种(植物)栽植(放置)到土地上,让它们生根发芽,长成树木(动宾结构)。
其实,古人说话经常是有隐喻的,不是说一句话表一层意思这么简单。“甲木参天”和“庚金带煞”都是带比喻性质的句子。要读懂这种句子的意思,就必须得知道它们的本源所代表的事物——甲木是柳树,庚金是铲刀。 这里就涉及到先秦诸子百家的语言理论了。儒家提倡的“微言大义”,说白了就是在字里行间暗示着一种哲理或道理。而这种语言的奥秘,是先秦诸子百家都强调的“言志”,也就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情感和意志。
孔子在《论语•颜渊》里有句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光凭直抒胸臆,不加以修饰的语言是流传不远的。为什么需要“文”呢?因为语言是有局限性的,而文字则是超越时空的限制。需要用比喻等文字技巧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
道家也是提倡“言志”的。老子在《道德经》里就说:“语之所贵者,有心哉!”(《道德经》10章)也就是说,所说的言语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其中有表达思想的感情色彩。而比喻正是一种常用的表达了作者丰富感情的语言风格。 所以,理解了“甲木参天”和“庚金戴煞”的出处,也就明白了它们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