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有哪些五行属性?
这个问题很有趣,不过可能没人这么问过。 先说一下我的看法,我不太认同“年份”有“五行属性”这种说法。原因如下:
1、五行的概念是在汉代出现的,而记载中最早的纪年法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也就是第一年叫做“某王某年”第二年叫做“某王某年”……依此类推。这种纪年法显然不能体现“五行属相”。因为五行理论的出现比这要晚得多。
2、中国古老的星占学认为,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因此太阳在天空中是移动的。每年正月初一太阳由东方升起,冬至时阳光照在南回归线上,春分(或秋分)时又回到正北方,如此循环往复。古代天文学家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 每个节气的开始时间为太阳位于该节气的起点时间,以立春为例,其起点时间为农历正月朔日,而不是立春当天正午时分。因为立春当天地球位置并不在起点位置上,而是在之前或者之后若干度。古人把这一天附近几天的某个时刻定为该节气的起始时间。比如立春当天阳历时间可能在8点-9点之间,但是农历日期可能相隔几天甚至更久。这样就能区分阳历和农历的区别了。
每个节气分别对应不同的“地支”,一个节气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地支依次排列。比如“子丑寅卯”就是立春过后第一个节气的开始,此时太阳位于“子”时方位,“丑寅卯辰巳”就是第二个节气……以此类推。 根据这个原理,每年的立春时间点都有可能不同。比如今年2017年是立春在正月初五,明年2018年是立春在正月十一……由于干支纪年的特点,同一干支组合的不同年份在立春的时间上有可能相差几个月甚至更多。因此“年份”本身就没有统一固定的五行属性。如果一定要说“年份”的五行属性的话,只能说某一个“年份”的五行属性与那一年立春时的五行属性一样。而这种五行属性是不断变化的。
3、既然“年份”没有固定五行属性,那么所谓的“冲合刑害”也谈不上有什么科学依据。这都是人们主观臆断的结果。我查了一下百度百科“冲合刑害”词条的参考资料,居然都是道教经典《太上玄灵斗姆元君本命延生心经》。可见这是道家传下来的说法,至于到底有没有根据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