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文化投资?
最近看了《大时代》,有感而发。 何家三兄妹是标准的90年代香港草根阶层代表,父母都是穷人,妈妈还有点精神病。大哥靠做柜员机起家,最后却死于非命;二哥从小被父母嫌弃,最后却成为人生赢家;小妹从小被送养,最终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哥哥们的帮助,也获得幸福。 纵观整个故事,可以说“时势造英雄”,也可以说“英雄造时势”——没有二哥对于新事物的敏锐嗅觉和对商业机会的果断把握,就没有他后来的成功;同样,如果没有大哥对于新大陆的探险和冒险精神,就不可能开创台湾电脑业的辉煌,也不会在后来被枪杀。
虽然电影以悲情收尾,但细品其中的酸甜苦辣,不正是改革开放40年普通民众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吗? 80年代,父母那一代人下海创业,多少有点时代牺牲品的意味——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无数国营企业面临破产,职工失业,当时社会上到处都是“下岗再就业”“再就业工程”的口号。
同时期的港台地区则呈现出另一种姿态——90年代初,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出现衰退,香港GDP从1993年开始负增长,直到2003年才恢复正数。但是,也正是这样的“时势造英雄”,创造了像何家三兄妹那样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机会。 当然,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仅仅因为时代潮流推动,任何人都可以一夜暴富的话,那社会也就没有所谓的公平可言了。
正如影片中,当二哥听到大哥因开发计算机而被政府追杀的时候,二哥感慨地说到“人不能太贪”,其实正是这句话道出二哥的成功秘诀——他懂得把握时代脉搏,适时地做出抉择,而不是盲目跟风;当他看到大哥已经将事业开拓至台湾,并且已经成为当地计算机行业的翘楚之时,他不再执拗于曾经的恩怨,而是选择成全,这正体现出他作为兄长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