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在中国被称为什么?
中国古时只有“棋”这个字,没有“棋类”的说法,所以古人说的“弈”和“棋”是同一个意思。当时的人把“下棋”称作“奕秋”或者“棋秋”(因为“弈”“棋”相通),这是现代汉语中“下棋”这个词的源头。 现代汉语中的“下棋”一词出自《晋书·宣帝纪论》——“帝性喜好弓马,少好象棋。”这指的是三国时司马懿小时候的事。
同样地,现代汉语中的“棋子”一词也出自《晋书·宣帝纪论 》——“每见棋子,辄兴叹焉。” “下棋”、“棋子”这些词在后世里被广泛使用。 但这里请注意一个细节上的错误——现代人用“下”字来表示“下棋”这个动作时,总是误以为这个“下”是去声,读作[xià];但古人在表述这个“下”的意思时,一定是读作去声的,如上述引文里的“下”,还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下箸”(筷子)等,都是去声,读作[xià]。 然而,到了近代,情况出现了变化。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普通话的推广,“下棋”、“棋子”等在南方语言(粤语、吴语等)里还保留著古代音变的读音,而在北方话中却发生了变音,变成了去声韵尾[-ɡ]。这种方言差异反映到汉字书写上,就是“棋”字在北方话中的书写形式“棊”出现了。(注意这里的“棋”不是繁体字的“碁”,两者不一样。)
今天的“碁”除了指日本的棋类运动项目外,还是中国的标准用字之一,用来表示「棋」这个字形。而“棋”字则常被用作副词或名词。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原因就在于,在白话文运动中,为了创造新字体,学者们整理出了所谓的“简化方案”——即把一些形声字分拆认为简省,并一律读作去声,以便利传递信息。因此从那时起,“棋盘”的“盘”写作“盤”,“棋子”的“子”写作“孓”;
而“棋”作为一个动词,就简化成“棊”了。 而这种简化方案,是被直接引入了拉丁字母的拼写系统,是一种近似的拼音化尝试。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电脑输入法里,“棋”字的UPC码正是采用[ji31]的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