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属于五行属什么?
象,在易经里是坤卦,是纯阴之体,属土; 但在五行属性上,古人很聪明的取了相类的五行属性。因为“土”有“坤、艮”两个八卦,而这两个都是“土”的卦,但方位不同,一个在南,一个在北。
他们区分开来,分别用两个字代表它们所代表的五行的属性——“稼”是种植谷物之意,代表北方的“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水土”; “壤”原意是指泥土中的细沙,含有“土地”的意思,所以代表南方的“土”——“火土”。 所以在《系辞》里有“润下作咸,君之象也;敦郁为仁,臣之象也……”等等说法,把阴阳五行和事物的形象结合了起来。
至于动物里的“象”,古人把它列入“乾卦”(天),是因为“象”在神话传说里是黄帝时灵乌的名字——黄帝的时候,所有动物都被分成阳类和阴类。
关于这个,《礼记·曲礼》里有记载:“介者,礼之寡助者也……故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于是乎道尽矣。”意思是说,“象”这种动物只有个别人类帮助它(因为它是驯化动物里最没有帮助它的动物),所以它很善良且聪明。
在中国哲学中,木、火、土、金、水被称为“五行”,五行相生相克,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生相克,在周而复始的运动中维持着动态平衡,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象,指事物的形象、特征、状态,象是阴阳运动的结果和表现,是构成阴阳的物质基础。象包括整体象和局部象。
象和五行是具有相关性的。一、中医五行学说认为,“木日曲直”,木象“有屈伸舒畅之性,生条达解放之功”有生发、条达、舒畅、柔和、滋长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归于肝。肝、胆、筋、爪、目、春、东方、风、酸、青、生发、调达、疏泄、调畅气机、通泄条达、酸味、生化、发育、升发等象属木。
“火日炎上”,有温热、升腾、明亮、条达、通透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归于心。心、小肠、脊、舌、夏、南方、热、苦、赤、炎热、明耀、温通、滋养、升腾、条达、通透、火热、暑热、苦味、成实、升发等象属火。
“土爰稼墙”,有生化、承载、受纳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归于脾。脾、胃、口、肉、黄、四维、长夏、湿、甘、承载、受纳、升清降浊、化生、生化、升发、成实、化成、长夏、甘味、敦厚、代谢、转化、输布、化生等象属土。
“金曰从革”,有清洁、肃杀、收敛、条达、通透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归于肺。肺、大肠、鼻、皮、秋、西方、燥、辛、白、清洁、肃杀、收敛、通调水道、清肃、调里、清洁、肃杀、收敛等象属金。
“水曰润下”,有寒凉、滋润、下行、闭藏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归于肾。肾、膀胱、骨、耳、二阴、冬、北方、寒、黑、咸、寒凉、滋润、下行、闭藏、封藏、温煦、滋润、肃静、容纳、涵蓄等象属水。
二、中医五脏学说,五脏为心、肝、脾、肺、肾,“五脏者,故实而不能满也”,具有“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的生理特性。五脏象包括心象、肝象、脾象、肺象、肾象。如虚劳“五脏虚劳”的五脏象、“五脏气”证之五脏气的五脏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