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五行多少画?
18划 《说文解字》释云:高扬也。从𨔢昜声。 一曰君道如日,如冬则严;如夏则温。 从“木”和“阝”会意。金文在“木”上加“阝”意为树木长在山上,引申为“向阳的”“有活力的”。小篆“陽”与“陽”有别:“阳”为日升于空中之形义,强调方向、位置(如山南水北谓之阳);“陽”为日在空中正上方或偏东南方之形义,强调性质状态(“日出爲陽”)。隶变后楷书写作“阳”和“暘”。简化后统一写作“阳”。
康熙字典中解释如下: 【午集下】【陽字部】陽 ·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2
【唐韻】以陽切【集韻】怡揚切,音楊。【說文】高揚也。從𨔢陽聲。一曰君道如日,如冬則嚴,如夏則溫。 又與旸通。【前漢·律歷志】至陽不極,不絕陰鬱而陽旸之。 又與杨通。【禮·月令】其始出也,滌濯諸器,櫛抹戸牖及窗牖。孟春之月,陽氣發,諸陽皆起。
又與陽通。【詩·魏風】碩大且盤。傳:大且槃然,阳大也。 又【禮·檀弓】喪事雖小,不遺阳國。註:陽国,鲁公子季友之後。
又姓。【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公陽子名作。
又複姓。【左傳·昭二十八年】陽穀封人見桓公。註:陽谷,魯邑,大夫受封為附庸。漢有陽曲侯董忠,元有陽澤伯思寧。
【唐韻】以張切【集韻】【韻會】夷莊切,音揚。【說文】晴明無雲也。从日昜聲。 又【廣韻】【集韻】與暘同。詳暘字註。 又【玉篇】陽陽,日光貌。【晉書·樂志】奏陽陽之章。 又與洋通。【前漢·敘傳】西極流沙,東過扶桑。 又【集韻】以養切,音臠。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