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健康吗?
中国经济的运行,其实是非常不健康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中国的经济,是依赖出口和基建拉动的。 出口有多好啊!20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达到了创纪录的2631亿美元(当年GDP的14%)。
后来就一直维持了十几年的贸易顺差。 直到去年,外贸出现了连续几年的下滑后,终于实现了逆差——也就是别人进口我们商品,我们买别人的东西。
可是你看我国的进出口数据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我们进口的东西实际上是有增长需求的,但是出口的东西确实在下降的。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国家一直在大量消耗着本国的资源,在搞着所谓的“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政策,并且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图)中国进出口金额 也就是说,我国为了保持经济增长,长期依靠的是消耗本国资源,而不是创造本国价值的生产活动获得的利润。
更糟糕的是,近年来,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廉价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工业产品,这种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的附加值很低。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9年我国出口的产品加权劳动成本只有5.6美元/小时(相当于台湾的7%、韩国的8%、香港的10%、新加坡的15%、美国的19%)。 但是我国却获得了比这些国家更优惠的贸易待遇——“我国出口的产品在关税壁垒方面一直享受最惠国待遇,而在非关税壁垒方面所受限制也最多”。
什么叫作“享受最惠国待遇”呢?就是说即使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高关税歧视性政策的,我们也只能干瞪眼,因为我们本来就是靠廉价的劳动力换取的出口利润——要提高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成本,我们的出口产品就没办法竞争了(因为人家本来就不给你高关税,你没法用增加关税的手段来保护自身利益),所以我们只能是廉价商品的制造基地,但却不是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当然,也不是说我们不能从低端产业链中获取利润——毕竟别人把我们当作“穷兄弟”,说不定还真的赏赐给我们点“残羹冷炙”呢。 但问题是中国就是一个“大胃王”——什么都吃,但吃得又杂又乱,既没有吃相也没有吃准。
所以,这么下去,中国经济发展真能健康吗?我持怀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