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所属以什么为准?
古代中国人将世界上的事物分为十大类,即金、木、水、火、土五大基本元素和西(金)、北(水)、东(木)、南(火)、中(土)五个方位。这种分类方法称“五方配五行”;后来人们把五方与四季、五时相配,以季节来划分五行,称为“四时五行”;如果再把五行和人体联系起来,那么就是“五行生克”了。
五行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是指: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其中还有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然后是金生水,水生木。而木克土,土克水是同时的。也就是说,在相生里面有一个先后的顺序,而在相克里则没有。
古人把金、木、水、火、土看成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动态因素,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在中医学里,这一理论被进一步发展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如五脏之中,肝属阳、主升、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其为“将军之官”(《素问·灵兰秘典》);心属火,为君主之官;脾属土,为仓廪之官;肺属金,为娇脏;肾属阴,为先天之本,被称为“水脏”“肾家”“腰子”。六腑之中,胆为中精之府,胃为水谷之海,大肠为传导之官,小肠受盛之器,膀胱储存津液。
五官之中,目为肝之外候,舌为心之气舍,齿为骨之余,鼻为肺之外窍,耳为肾之所主。 五体之中,筋为肝所主,骨为肾所主,肌为脾所主,皮肤为肺所主。 五志之中,怒为木之疾,悲为金之病,恐为水之灾,惊喜为火之灾,思为土之情。 五劳七伤之中,五劳指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七伤指恼怒伤肝、思虑伤脾、惊恐伤肾、房劳伤元、饥饱伤胃、冷热伤肺、劳倦伤神。
中医里的“五”不是数学中的“五”,而是“多”的意思。它是一个泛称,没有限定条件,可以包括一切数量概念。比如中药里面的“三棱”——它是三七、三尖杉枝叶、三尖杉树脂的混合物——就是指这三种植物,也包括其他植物中类似成分的物质。又比如“四君子汤”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4味中药组成。其中的“四”也不是限定是4种药物,而是说这4味药各10g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