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五行有哪些?
在人体,五脏六腑及全身组织器官,根据它们不同的生理功能及特性,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类,称为五脏与五腑及其他相关组织。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系统,分别概括了以肝、心、脾、肺、肾为主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及特性基本相同的组织器官和形体官窍。五脏不仅有各自的功能,还具有统一协调其他组织器官相应功能的特殊功能。这种概括方法,不是现代医学意义上的人体解剖学中的五脏器言,而是对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功能的宏观表述及其总体功能的抽象。
将人体的各个部分以五行进行归类,五脏的生理功能分别以五行为名,称为“比类取象”。“比类”即事物在性质归类上的比较类化。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统一体,人体的形体、组织分部位置上虽有部位差别,功能上亦有区別,但从总体的生理功能看有统一性,如目能视、舌能味等具体功能,就属于总体生理范围。用五行的特性比照人体生理功能和结构上的异同点加以类化,即为“比类”。“比类”是“取象”的依据。“取象”即是在“比类”基础上的抽象概括,如眼(目)为“水”是依照五行中“水”有润下的特性,比类人体的眼(目)有明视、通达,以“水”来概括眼睛的生理功能及其特点,即为“取象”。由此将人体结构、功能复杂地划分为五大生理系统,每个系统都以五行之“象”来标示其生理上的共性。
中医学以五行之象来概括人体的各个生理系统及每个系统在总体生理功能中的关联关系,以整体观为中心,从“比类”、“取象”,达到整体地、系统地认识人体的生理规律的目的。可见,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与自然界的五行之象是通过抽象类比认识而取得名称和归纳法则,并非物质实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