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汉界是成语吗?
是成语,出自于《史记·项羽本记》:“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为界,”鸿沟,河南境内的古运河,项羽与刘邦约定,以鸿沟为界,“中间地区弃之勿争”。鸿沟成了历史上楚汉两国的分界线,从此“楚河汉界”流传于世。
楚河汉界,指项羽和刘邦楚汉之争中,双方壁垒对峙的军事分界线。楚汉之争,是秦末农民战争中刘邦领导的汉军和项羽领导的楚军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战争。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先入关,攻破咸阳,向西开辟三秦之地,项羽随后击败秦军,率军攻入函谷关,与刘邦形成东西对峙。“楚河汉界”位于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山上有两座古城遗址,西边一座叫汉王城,东边一座叫霸王城,两城相距约400米,其间有一条长3000余米,宽8~10米的巨型堑沟相隔,霸王城南有一个高耸的台地叫鸿沟台,这里相传就是当年的鸿沟,亦名“楚河汉界”。
战国时秦国的封建制战胜东方六国的奴隶制,并逐步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使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秦朝统治者实行暴虐苛政,迫使人民反抗,爆发陈胜、吴广起义。前207年秦将章邯镇压起义军,项羽率楚军北上救赵,大破秦军,章邯率军投降,于是后方比较巩固。刘邦乘虚进取关中。秦王子婴降。同年,刘邦派兵攻破秦都咸阳。秦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