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五行属什么?
在甲骨文和钟鼎文中,“贫”字都没有,到小篆中才出现。从竹,困声。说明用竹简的年代还没有人去讨论穷和贫的关系问题,也就没有必要造字。从结构上理解,“贫”字很形象,竹简上的字本是简书体,笔画简单,所以很像几根竹简被绳子捆得严严实实,一文钱也出不来,形象地指出了“贫”字的本义——“财货少”。捆字本体就是困字,困字本义是“被包围”。财货被包围在竹简之中出不来,“贫”字就很形象,本义是“财货少”。引申为贫穷。“贫”字从竹,说明竹简时代的社会上还不流行谈穷和贫的区别问题,简书体就没有必要造字;更说明了竹简装订时很结实,不然财货就会流通溢出来。
贪是形声字,所以给“贫”字加形旁造“贪”字容易得多,也很有必要。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贫”字本义“财货少”的原因,是因为有些人“贪”字本义“取得不当利益超过了度”。度是标准,也就是分寸。分寸,本指“尺子上的标记”,又指“度量的基准”。引申为“对事物的标准和限度的认识”。凡是取之无度就是过度,超过度就是过分。“过分”这个成语本指“行为、想法超过了度”,引申为“非常爱”,如过分溺爱。
“贫”和“贫”的区别在于,贪而不入则为贫,贪而获之则为贪。贫是穷得理,贪是富得迷;贫是无本之源穷,贪是无源之水富。从社会现象分析,一个时代贫生廉生富生贪,一个时代贪生祸生贫生廉。“贫”字和“贪”字关系非常密切,它们可以转化,贫可以转化为贪,贪也可以转化为贫。“贫”字右边是“急”字,说明贫到了一定时候就必须有急迫感,有急迫感就会产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