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是什么学校?
现在社会上对“全日制”这个概念是比较模糊的,很多人以为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考进的大学都是全日制(事实上大部分民办高校都是双休日上课);有的人以为只有周日至周五白天上学、寒暑假放长假的就是全日制(这种模式目前只在部分院校开设的高职专业有,并且是面向中职毕业生的)…… 总之,大家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可以说是千差百异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全日制”呢? “全日制”,按照《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叫做“学习时间上全天集中学习的简称。”即每周一至周五全天上课,节假日放假休息。这样的学习模式现在普遍存在于统招学历的各类本科大学里(除了极少数开设网络教育的知名院校外,如北大清华等)。
不过,现在的高考招生模式与往年有所不同了。在2019年之前,绝大多数省份的高中毕业生都是通过高考后填报录取志愿进入大学的,那时大学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也是分校区的,每个校区只安排一部分专业,也就是说一个城市往往都有很多所大学,这些大学之间距离并不遥远,学生周末或假期有空余时间可以结伴去别的校区逛一逛。 但是,到了2019年和2020年后,各地开始推行高校新校区建设,学生们全部集中在新的校区生活和学习,校园之间的交通也更为便捷,只是这样造成了大学生每天长时间待在校园里,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学业压力和生理压力都变得更大了。 从2019年起,国家开始推行高考改革,大部分省份的高中毕业生在大学学习方式上分为“3+2”和“4+0”两种模式。 “3+2”就是3年高中在校学习+2年大学专科学习,学生在高三毕业后直接填报录取志愿进入学校,在学校里就读2年之后,如果符合转接条件,可申请转入相应本科院校继续读2年,获得本科学历。
“4+0”就是在高中平时学习中加上周日或节假日期间安排在高校本部学习,4年的时间都在同一所学校里完成,跟传统的“全日制”模式没区别,只是多了一个课外实践、科研训练或者专业分流的机会而已。 所以,现在高考录取新生里,除极少数像军校警校等有特别要求的院校之外,“3+2”和“4+O”这两种模式的学生都是从本科招生计划里录取的,毕业以后的毕业证学位证也都是一样的,没有实质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