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可以放卧室么?
“上善若水”,这是《老子》里的句子,意为最高级的善行就像水一样。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我们来看《老子河上公章句》里对这个句子的解释—— “上善之人,结真气,治情性而养心神也;若水,无所不为;斯人之行,求于道甚近,如在水边,伸手可得。故曰‘上善若水’。” 意思是说,最高等的善像水那样,能包容一切,养育万物而不争高下、不去刻意追求。人若是做到这样,那就是接近大道了。
这个解释是不是比单纯理解为“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更为丰富深刻? 老子本意指的是不要刻意追求“为善”之名,不要为了获得好名声去行善。如果是为了好名而去做事,即使做了好事,那也不是真正的“上善”。 然而,《老子河上公章句》这里对“上善若水”的诠释似乎又多了一种含义:人应该学习水的德行。
这就把“上善若水”变成了一个道德教育的话语。 其实,老子的原意也不该如此被曲解。老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这句话后面紧跟着一句——“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显然不是在讲道德品德的教育。而且,整个《道德经》中也找不到把“上善若水”用来指代道德品德的地方。《老子河上公章句》这里的诠释显然是不符合老子本意的。
回到问题来,“上善若水”可不可以放在卧室里? 这句话如果按老子的本意来理解,是说不要为了得到好名声而去行善(这也是孔子反对的行为),那么,“上善若水”自然也不能拿来标榜自己的德性。否则,就是老子所说的“有德司契,无德司徹”了。不过,这种情形似乎也很难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所以,我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不把“上善若水”解读成道德准则,就把它理解为一种人生境界或处世态度好了。人在这个境界里,能做到如水一般,包容万象,又不与之争锋。 放到卧室里,就象征着你可以在睡眠状态中达到这个境界;床头挂一幅这样的字画,也是提醒自己在每天醒来后也能保持这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