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的副作用有哪些症状?
2016年妈妈确诊为肺癌晚期,因为发现得早没有转移,属于局限期,所以做了两个疗程的化疗加上四个疗程的免疫治疗 (妈妈是肺腺癌,基因突变型,不适合靶点治疗),期间出现肝功能受损、血象降低,但是都能恢复过来。最痛苦的一次是第二次化疗后出现严重呕吐,吃什么吐什么,喝水都吐,身体极度虚弱,当时觉得好害怕,觉得自己会死掉……还好,过了一个周左右时间慢慢恢复了。
今年4月份母亲复查出现肝损害且伴有腹水,由于免疫力低,再次住院进行化疗,由于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医生换了药物,比之前的化疗药物剂量也减小很多,希望能提高免疫同时减少副作用。但是第四次化疗结束后,母亲说胸口有点痛,我以为只是偶尔情况就没有在意。然而第二天开始,母亲说肚子痛,然后开始腹泻,我赶紧打电话询问医生,医生说可能是药物的副作用,让密切观察。
当天晚上妈妈开始呕吐,把吃进去的东西全部吐出来,我急得不得了,赶紧带着妈妈到住院部找医生,医生检查后说是药物反应,让我去药房拿止吐药给妈妈吃,并嘱咐适量饮水以免电解质紊乱。回到病房,妈妈已经不吐了,但整个人很疲惫,我守在身边不停地安慰她。夜里,妈妈醒来对我说“女儿,妈可能不久人世了……”听到这里我泪如泉涌,紧紧抱着妈妈不知如何是好…
所幸,第二天天明,妈妈的身体恢复了,和我谈笑风生。我很庆幸,同时也暗自决定,以后不管多苦,都要照顾好妈妈! 希望我的经历对各位病友有所帮助,放下恐惧,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你的病是能治好的!
消化道反应:最常见的是恶心、呕吐,还有腹胀、腹泻、厌食和味觉改变等。严重的呕吐可导致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营养不良。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由于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也影响到正常细胞的生长,骨髓中幼稚细胞受影响最大,结果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容易发生感染和出血。
脱发:多数化疗患者在化疗后1-2周开始大量脱发,停止化疗后1-3个月可再生。个别患者脱发比较严重,如大剂量的足叶乙�伞素(VP-16)易导致秃头。
神经毒性:神经毒性较明显的化疗药有长春新碱、三尖杉酯碱、足叶乙甙、顺铂等。患者开始治疗时即可能出现指、趾麻木,臂膀和腰腿有“蚂蚁爬行”的感觉。一般说来,有神经毒性的药物所产生的神经损害在开始治疗时即出现,随着治疗次数增多和累积量的增加,神经损害加重,直至完全神经坏死,甚至不可恢复。
肝肾功能损害:大多数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肝脏代谢解毒,并经肾脏排出,故易造成肝肾有损害。主要的肝损害有肝内胆汁淤积和肝细胞中毒;肾损害主要改变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心脏毒性:多数化疗药物对心脏都可能产生损害。其中以阿霉素(ADM)和柔红霉素(DNC)为主的心脏毒性药物在累积量达到一定量时可引起后发生性心肌损害,引起限制性心肌病和收缩性心肌病,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尤其是有潜在心肌疾病和老年人易发生且较严重。
肺纤维化:一些化疗药物能引起肺泡炎和间质性肺炎,继发肺纤维化,主要的化疗药物有博来霉素(BLM)、阿霉素和5-氟尿嘧啶(5-FU)。BLM的肺纤维化是剂量依赖性的,累积浓度超过600U易发生肺损害。
过敏反应:化疗药物绝大多数由静脉滴注给药,静脉炎和药物过敏是常见的反应。某些化疗药物如丝裂霉素(M)、更生霉素(MG)和博来霉素(BLM)等刺激性较大,在注射过程中容易导致静脉炎,出现注射部位发红、疼痛,严重者可致静脉栓塞。另外,部分患者特别是过敏体质的患者接触某些化疗药物时极易引发全身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痒、体温升高、关节痛、血象和肝功能改变,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需抢救治疗。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顺铂不宜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有神经疾病的患者应避免使用神经毒性大的药物如长春新碱和足叶乙甙;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和妇女妊娠期不宜使用以阿霉素为主的心脏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