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五行属什么意思?

易恒良易恒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行”字,是一个总称,是“行走”的“行”,其含义指天地之间的五种运动状态和由此形成的五种季节气候现象;而“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形态——这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著名的争论话题。 古人看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想象着这背后有五位高大的神在主宰:“春神句芒,夏神祝融,秋神蓐收,冬神玄冥,中神后土”——这就是西方哲学所说的“本原”(“始基”)或“本体”——它们都是“行”的表现形式。

但是,这种运动和阴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来人们发现,在某些条件下,阴和阳其中的一方会占有绝对的优势并进而统一对方,于是,阴阳就被赋予了不同的色彩。当阴阳被赋予性别意义之后,一阴一阳就成了“一生二”的过程,形成了宇宙生成的循环,而这五个季节就是生成循环的五个阶段——“春生、夏长、秋收、冬收、冬藏”,由此构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五行”。

从“五行”到“五脏” 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化,人们观察自然的视野不断变化,五行中的“土”和“金”逐渐被分离出来,与“木”“火”“水”并列,形成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系统,而“土”和“金”在人体中的归属变了——心肺属火,肝属木,肾属水,脾属土,肺属金——于是五脏有了固定的归属。 五脏之间有着相生相克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动态系统,而中医正是在这个“天人相应”的大背景下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

佘俊德佘俊德优质答主

五行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五脏分属木、火、土、金、水五行。五脏通过经络系统,把人体的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有形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的生理功能,通过经络系统的网络作用,可以影响和作用到与其相联系的组织器官;反之,某一脏腑发生病变,通过经络系统的网络作用,也可影响到与其相联系的组织器官。此外,五脏各自的生理、病理变化,其"外窍"也有相应表现,在色泽、声音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反应。因此,只要了解五脏的生理特性,从各个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就可以判断某脏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或分析判断病变的性质并进行治疗。

中医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不仅用于解释人体生理功能,而且可以解释人体病理变化。如:肝属木,肺属金。木与金的关系为相克关系,一般情况下,木克金,肝气疏泄,可以制约肺气的肃降太过。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木旺,则木反克金,肝气的过度疏泄(木旺)破坏了肺气的正常肃降,产生咳嗽、气喘等肺病症状。此外,由于木旺可以导致土(脾)虚,木旺乘土,致使脾不能对肝脏正常的滋养和制约(脾土虚),从而进一步加重肝的亢奋状态,这种状态的反复恶性发展,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中医学中,五行学说不仅用于分析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还可以分析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如在地理区域上,将东、南、中、西、北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们,具有与该地相应的生理特征和耐受性。同时,由于区域性的偏颇,人们也往往会罹患相应的疾病。例如,东南地区温暖,易生长绿色的植物,这种区域与木具有相似的特性,因此可以将东南方归属于木。居住于这些区域的人,易患与肝有关的疾病,但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西北地区燥凉,易生长白(紫)色植物且多金石,这种区域与金具有类似特性,因此可以将西北归属于金。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易患与肺有关的疾病,但具有较强的热耐受能力。总之,五行学说作为中医的整体观,既是中医用以分析正常人体功能的理论工具,也是分析异常人体功能的病理工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