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在五行里是什么?
“园”字,上为“元”,下为“方”,意为大地的起源,万物之根本。 《说文解字》载“圜,天地所始;圆,圜之转也。”“圜”的本义就是圆形,引申出“圆满、完整”等义。《释名·释天》云:“圆,旋也,转一圈而周遍者。” “方”的本意是边长、四面和正方形的意思,后引申为方位、方法、方面等义。“园”表示的是方形中正且圆满之处,即现在所说的“太极”,相当于《周易》中的“大衍之数”(五)与“河图洛书”(三才之道)的结合体。 所以,“园”字可解释为宇宙混沌一团时,阴阳未分,在“元”中旋转形成两个相背而行、大小一样的圆形,这就是“园”,也可以理解为天地未开、乾坤未显时的混沌状态。
“园”的另一个含义是指被围墙或栅栏围起来的开敞空间,可以种树、种花、养禽畜,供人休息游玩。这种原始的园林,反映了人类社会由原始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的历程,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园”又指奴隶主把农奴、奴隶的劳动成果占为己有,为他们提供游息之所的做法。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为了炫耀自己的富有,“作二台,其南‘园’,谓之丰镐宫”……公元前651年,齐国大夫齐姜侵晋,俘虏了两个人之后,“执宋公子成,囚诸‘园’……”《战国策·齐策》还提到,齐王将“先王之礼”还给宋国,“执宋襄公之夫人以归……弃之‘园’”。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一些达官贵人拥有自己的私人小园林。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皇家园林兴盛起来,如阿房宫、骊山避暑宫、圆明园等等。这些园林的设计和建设极尽奢华,耗费巨资,但大多未能完全竣工就化为灰烬。清代皇帝最钟爱的圆明园内有一百多处建筑,集中国各大名家之笔,堪称“万园之园”。然而,这座园林在英法联军手中遭到劫掠,又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损毁,最终于1860年彻底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