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媒体产业?
现在来看,上海的多媒体产业已经没落了,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时间回到20多年前,当时上海正在全力发展“科技一条街”——淮海中路(其实就那一块地方),整个街上到处都是电脑公司,卖软件的,卖设备的,各种各样的公司林立,而这里也是国内最早接触IT技术和产品的集中地区之一; 而同时期的北京中关村还是一片荒草地,东北的三好街还叫做三好屯,深圳还没有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通信基地,杭州的湖墅南路还是旧货市场。。。
那时候的上海刚刚进入互联网时代,1994年上海开通了宽带(163网),那一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络元年”,而第二年(1995)才正式开通Internet接入业务——就是在这一年,张朝阳从MIT毕业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祖国,而他的母校清华大学也正式接入互联网(注:这里不是指中国自主开发的清华紫盒,而是指TIGC,The Institute of Global Communication),随后在3年内建成了中国第一座教育科研形防火墙和第一台大型服务器; 也是在1995年末,国内第一家全功能的网上书店——“书香门第”在网上开张;同年还有国内第一个线上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上线,以及后来大名鼎鼎的携程旅行网(1999年初成立)和如家连锁酒店(1997年初成立)等等一大批著名互联网企业在这四年里诞生。
而上海之所以能在当年互联网崛起,一部分原因是赶上了IT业爆发的末班车(美国硅谷的PC机浪潮),另外就是靠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红利——毕竟在当时的中国,做IT除了个别像华为这样具有战略意义的厂商以外都是要亏本的,尤其是操作系统等底层核心技术更是长期被卡脖子,完全不能掌握核心技术,所以中国的IT企业一直以来都扮演着“组装厂”的角色。 但上海的这一批互联网企业有个先天不足:缺乏核心的科技能力,大多靠外来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比如新浪是在线业务、搜狐是搜索引擎、网易是做门户网站,至于那些现在已经倒闭或者边缘化的互联网公司更不用说了,几乎清一色的模仿国外成熟的商业模式,根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这必然会受到国外技术的限制甚至封锁,当美国的技术壁垒失效后,这些互联网企业也就失去了成长的最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