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生肖有几个?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其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简称“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每次组合为一组,形成“天干地支”,共计十二组,故称“十二生肖”。
我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十二生肖排序与现在流行的十二生肖排序完全不同,这是由于古人以农历纪年,而农历一年又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之间跨度一个月,因此每季度的首月称之为“孟月”,末月的称谓则分别为“季月”和“腊月”。为了区分季节,每个“季月”又被划分为三个半月,分别命名为“上旬”“中旬”和“下旬”。如“立春”“雨水”所在的正月是“孟月”之一。立春之后的第一个月份就是“正月上旬”。“谷雨”所在的四月是“仲月”,那么五月就成了“仲月下旬”等等。这种以月份划分的时间单位叫“旬”。
《尔雅》中有“一月三日谓之陬(zōu),二月谓之于,三月谓之三,四月谓之余,五月谓之王,六月谓之皋,七月谓之相,八月谓之壮,九月谓之下,十月谓之和,十一月谓之闭,十二月谓之大。”正月的“上旬”被古人称为“娵觜(zuī)”之日。可以理解为“初一日”“初二日”等。每月的第一天为“朏(fěi)”,月末日为“晦”。《礼记·檀弓下》中有“二旬而四日焉”,指的就是“上旬末日的四天”。以此类推,每个月的二十八日是“上弦”,二十六日则是“下弦”。
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干支纪法”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阳历部分取月亮绕地球公转规律,以朔望月作为计算单位;阴历部分则以地球运行规律为依据,以二十四节气作为计算单位。阴历和阳历在每个年份里的具体时间点不同,二者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干支纪年法”。
从历史文献上看,我国先秦典籍如《春秋》《战国策》已经有了“干支”的记忆。不过那时使用的干支与现行排列顺序不同,且数量也不一致。汉代刘歆在《淮南子•天文训》中提出“甲申之岁,万物伏藏”。其实“甲申”正是现在的“甲子”,表示一年的第一天。西汉末年,人们已经使用“乙丑”来表示第一月的最后一天了。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现行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组合来计算日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