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拉松选手有几个?

皮舜元皮舜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目前注册的马拉松运动员大概一百来人,其中绝大多数都不参加比赛,因为马拉松项目是中国田径运动里参赛门槛最高的项目之一,除了少数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外,大多数运动员的成绩都不算好。 注册运动员中参加过比赛的大概三十到四十人,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但和欧美选手相比还是非常少的,就拿美国而言,美国马拉松协会(USATF)的网站上公示的美国境内认证的马拉松运动员就有360多人,而注册会员大约是5.7万人。虽然中美两国对注册马拉松运动员的定义可能不一样,但中国这个数据肯定比美国要少很多。

这些跑友来自全国各地,有业余选手也有职业选手,有的是自由身也有的是现役体育生,他们参加比赛的层次不一,有全国性的赛事也有省市级的邀请赛,还有高校内的校内赛。由于不是专业运动员所以不能代表国家队出战,但他们可以以俱乐部或者个人身份参赛,比如最近在马拉松圈关注度很高的梁晶、杨绍辉、李芷墨等人都属于这种情况。 梁晶是合肥人,是一名业余马拉松选手,去年全马最好成绩是2小时19分18秒,今年已经在福州、南京、杭州等地连续夺得冠军,势头很猛;杨绍辉是云南运动员,全马最好成绩2小时12分53秒,今年的赛事排名也很靠前;李芷墨是四川运动员,全马最好成绩是2小时24分14秒,在今年四月的西安半马赛前一个月刚刚伤愈复出。这三位都是今年状态最好的几个中国人之一。

除以上几人之外,还有董国建、彭建华、陈林明等人也都是大家很熟悉的名字,他们在过去几年一直占据着国内马拉松赛场的前列。 上面几个人都是经过系统的训练出身的职业选手,下面再来说说那些非职业选手的情况。

我注意到的问题有很多,首先是参赛资格问题,不少人反映没抢到名额,其实这个问题涉及到参赛选手数量与承办方组织能力的有限性问题,当然还有参赛选手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的能力问题——有些选手完全就是跟着去玩的,这种消极参赛的态度会让真正想拿成绩的选手非常恼火。

其次是完赛奖牌问题,有的赛事给完赛运动员发金属奖牌,而有的则只发了纪念牌,这方面应该统一一下比较好。 最后是赛后补给问题,不少马拉松赛都是在下午进行,这时候气温升高,运动量增加,运动员很容易出现身体反应,因此补充能量是非常必要的,建议赛方提供充足的补给。

贲鸿静贲鸿静优质答主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我国经常参加马拉松运动的人口大约在1000万人左右。仅2016年,新增注册跑友达到800多人。截至去年底,我国马拉松运动员注册人数已经达到2700多人,其中一级运动员120余人,二级运动员500余人,三级运动员1600余人。

不过,国内拥有如此庞大的跑步人群基数,真正跑得“快”的人并不多。“像董国建、彭建华、李元这样的好苗子在国内很难找出一批人的。”孙教练直言。

一方面,马拉松不属于奥运“重点项目”,在训练、科研、经济等各方面支持力度有限;另一方面,马拉松运动员的成才与出成绩较慢,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周期才能“出成绩”,并且其运动寿命较短,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出成绩”。

此外,马拉松项目对体能的要求极高,很多跑友在参加几场马拉松之后,就因为伤病、家庭、工作等原因放弃了跑步,真正“跑下去”的人不多。

“在日本,2小时20分以内水平的马拉松运动员有200多个,而在国内,220的运动员基本都是大学生或现役运动员,退役后基本都从事教练、体育老师等工作了。”孙教练如是说。

好在这一切正在慢慢改变。一方面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将“马拉松”正式纳入国家体育总局的“全运会”、各省市的“体育中考”,另一方面,“马拉松热”持续升温,像董国建这样“跑起来”的人正在越来越多,并且呈现年轻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