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五行中属什么?

傅一贤傅一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回答,属“金” 再来讲为什么 《汉书·律历志》记载: “太初元年,上奏太史令司马迁曰:‘七曜而行,各以其时加禄。’天子问:‘七曜何时?’对曰:‘日月五星皆注于中天,其势圜,故一日而移,月一月复始,至五星顺行,每五日加一禄位;其不行,则止。故曰七曜而行。’” 七曜,也叫作七政或七星,在中国传统天文观念里,指的是日、月以及木星、金星、水星、火星、土星和恒星天市垣的二十八宿,这些星体都在北天极附近运行。

古人把太阳运行一周称为“辰”,分为十二辰,每一个辰包含三个甲子,共三十个干支。从子时至亥时,每个时辰为两个小时,共二十四个小时。一天被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对应一个节气,每一节气对应十二辰中的一个。 那么,什么是“加禄位”呢?就是每天清晨日升东方,人们早起,就是太阳上升一辰的意思。每天午后日落西方,人们开始晚起,就是太阳落下一辰的意思。每月五天为一周期,五个昼夜更替后,太阳运行的方位正好回正,也就是“七曜之行各以其时加禄位”中的“行”字的意思。

每个月都有一个节令,比如立春、惊蛰、春分……每一个节令都有特定的节气歌,如“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一个节令都对应着太阳的运行位置,也就是“七曜之行”的方向。当太阳由西向东行时,如果遇到了“加禄位”的日子,就意味着这一天是一个新的循环的开始。

也就是说,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些节气是“逢辛”(农历十一月辛巳),属于“加禄位”之日。有些节气是“逢壬”(农历十二月壬寅),属于“不加禄位”。而到了农历正月,又是“加禄位”之时。所以古人把正月又称为“元朔”。 所以2013年为癸巳之年,腊月(申月)为壬寅月,正月(卯月)为甲戌月。其中腊月二日是“加禄位”之日,因此这一天之后,月亮的运行轨迹正式由寅月开始,也就是新年从寅月开始。正月最后一天为“加禄位”之日,意味着新年在甲戌月结束。

雍思杨雍思杨优质答主

在中医养生中运用得最多的是阴阳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分别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归纳、说明宇宙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13在五行中属木,具体分析: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共十个字,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代人把天干和地支循环配对,用来表示年、月、日及时辰的次序。

天干地支在表示年时也有大运的作用,即有规律的轮转变化。天干的变化为:甲、丙、戊、庚、壬:丙、戊、庚、壬、(癸)、乙、丁、己、辛、癸。地支的变化为:子、寅、辰、午、申、戌、子、寅、辰、午、申、(申)、未、巳、卯、丑、亥、酉。干支相配为:甲子、丙寅、戊辰、庚午、壬申等。

天干和地支按照次序相配,甲配子,乙配丑,丙配寅……,天干10字循环配完了地支12字,余下的申和酉再与甲和乙配,这样就成了一个循环。每个时辰是一个时辰,每天是两个时辰,每两个月是一个时辰,每十年也是一个时辰。

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