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企业停产原因?
国内化肥行业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期,自2014年起,国家加大了对化肥行业的调控力度,市场由供需紧张转为宽松,价格开始一路下滑。2016年年初,国家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文《关于促进化肥及原料贸易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引导化肥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合理把握停产、开工时机”; 同时指出,近年来,国际国内化肥市场剧烈波动,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为此,《意见》提出了坚持市场调节、政府监管和政策导向的原则,明确行业定位是保障农产品供给、稳定价格的基本面,确保农业丰收的基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2018年我国化肥产量分别为5737万吨、5639万吨、5744万吨、5579万吨、5484万吨、5642万吨、6087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1%。虽然产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增幅明显下降,特别是从2016年开始,化肥产量呈现连续小幅下降的趋势。 面对低迷的市场环境和不断下降的产量,行业内部分化加剧,产能利用率低的企业纷纷停工检修,而产能利用率高的企业则加班加点赶订单。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报告预测,2019年中国尿素市场需求量为1.8亿吨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复合肥需求量为850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约5%;单质肥需求量为6000万吨,同比增长约8%。 从供给端来看,2019年全国共有尿素生产企业约500家,总产能为6200万吨/年左右。目前仍然有400多家企业在产,占比达到80%,预计全年实际产量约为5200万吨,同比持平。
在供给偏紧的情况下,尿素市场价格重心逐渐上移。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尿素均价整体走势先扬后抑,上半年最高价一度涨至1815元/吨,下半年快速回落至1635元/吨,累计上涨幅度高达11%。不过,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涨价幅度明显偏低。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随着冬季用肥季的到来,化肥需求量将持续增加,短期内化肥价格仍有上调的可能。但从长远来看,在新增产能逐步释放的情况下,化肥价格仍然面临下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