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cba全明星赛扣篮?
首先,表示很奇怪为什么这题会邀请到我…
答主不是篮球运动员也不是篮球爱好者(虽然看NBA和CBA) 完全不能理解这项运动的乐趣何在……所以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有我的答案。 但是! 因为答主是一个健身教练 所以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CBA要把全明星赛改成扣篮大赛呢? 这跟去年CBA在观众呼吁下增加的女球员全明星赛事有很大的关系。 CBA的女球员水平确实很高 而且打球也非常有魅力 很多女球迷都是冲着王昭君、李梦等美女球员来的 可是这样的比赛关注度肯定没有男足高啊 为了吸引女性观众 同时也不忽略男性观众的观球欲望 把原本就有的全明星周末加上扣篮大赛 不就解决了问题了嘛(^-^)~ 这个方案一出 球迷纷纷点赞 而CBA公司也顺利达到了目的
至于为什么是周琦和王哲林这对新科MVP和大个子之间进行对决的时候,请参考第一段“为什么NBA要把总决赛打成这样”的回答。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商业考量 跟球队胜负无关 就跟NBA常规赛最后几天赛程安排一样 跟季后赛不冲突 但能增加观众和收视率 何乐不为~
这主要和规则有关,根据2017-2018赛季CBA联赛扣篮规则,扣篮大赛评委团共计5人,对每一次扣篮打分,扣篮分值为1-10分,每一次扣篮均为整数分,最终扣篮的分值为5位评委的分数相加,分数高者获胜。
如果有2名或2名以上运动员得分相同,则这2名或2名以上运动员进行加赛扣篮,直至分出高低,但加赛扣篮不能使用初赛和复赛已扣成功的扣篮动作。
从规则中可以得知,扣篮大赛采用的是十分制,每次扣篮之后,由评委根据扣篮动作的观赏性打分,五位评委的分数相加,就是这次扣篮的得分。得分高者获胜,倘若出现得分相同者,那就要加赛扣篮。
从历年的扣篮大赛冠军来看,扣篮大赛的冠军都不是实力派扣将,而是表演派扣将。扣篮大赛没有明确规定怎么扣篮,主要追求高分。所以一些滑稽搞笑的扣篮动作,更容易抓住评委的胃口,只要扣篮时能让评委开心大笑,冠军基本没跑了。
在近年来的CBA扣篮大赛中,胡光09年的扣篮、吴悠13年的扣篮、孙伟博15年的扣篮,都属于实力派扣将,最终只拿了亚军,可见评委对于扣篮大赛的评分,更钟情搞笑、有创意的娱乐性质扣篮,而不是高难度的扣篮。
值得一提的是,孙伟博15年的扣篮大赛中,以0.1分的劣势屈居于田宇翔,引起全场的不满。如果按照传统扣篮大赛来看,田宇翔很难拿到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