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菟丝子出口到哪?
我国是菟丝子的原产地,也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 主要产地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华南和西南等地,其中河北省和云南省生产的菟丝子占总产量80%以上,两个省份年产量均超过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5%左右[1]。 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以河北、云南为主的生产基地,并且逐步向四川、湖南等地扩散。 从贸易伙伴来看,我国对菟丝子的需求主要还是依赖进口来满足的。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2003-2014年间,我国年均进口量在1.4万吨左右,2014年和2016年更是出现两次暴增(见图),分别达到4.9万吨和6.9万吨,增幅分别为343%和39%;同期,我国出口体量则相对较小,且整体变化不大。 从进口来源地看,来自日本的进口量最大,但所占比例很小,仅有不到两成;来自韩国和泰国进口的菟丝子量次之,但前者占比呈上升趋势,后者则逐渐下降;我国也从德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地区进口菟丝子。我国对于进口源的选择较为分散,这也在一定程度减少了市场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我国进口到国内的菟丝子中约七成为野生资源,来自泰国的进口量最多,而进口自俄罗斯的菟丝子多来自于中国边境地区,如满洲里、绥芬河等。可见,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国外人工栽培的技术也日渐成熟,我国未来进口路线可能更多转向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我国对进口菟丝子品种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是适宜当地生长,具有药用价值的植株,均可以开展贸易。由于野生株与家种株在化学成分上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家种株有效成分含量更高一些,因而也更受消费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