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存在吗?
“中国模式”,这是一个中国式的问题。它具有中国式的特点——自问自答、不假外求。 所谓“中国模式”,其实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对这些特点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就是“中国模式”。
事实上,“中国模式”这个提法本身就含有贬义。因为它在暗示着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中国的做法是脱离国际标准的(或称不合国际标准的),甚至是反国际标准的。 如果我们采取一种更加理性平和的态度,我们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所谓“中国模式”,无非是在强调和阐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发展”。
对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有不同的解答。就像在一个大海上飘荡的船只,虽然方向可以选择,但无论选择指向哪方,最终都会到达同一个彼岸一样。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是大方向的确定;不同的只是,不同国家在市场起作用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程度有所不同而已。而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创新,则是为了适应这一大方向所做出的具体调整和努力。 我们知道,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起不了决定性作用的,或者说,它是被扭曲的。于是,就有必要通过改革来释放市场的力量。但是,我们所说的改革并不意味是完全抛弃计划经济而完全实行市场经济。那是西方模式。我们的改革,是在保持公有制基础和计划指导的同时,大力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以充分发挥市场的机制优势。可以说,中国市场经济的实践,是在既不改弦更张、也不循规蹈矩的前提下,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新路。这就是所谓的“中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