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是排什么五行?
“仪”字,金文作“_”,小篆作“”。《说文》释其为“人之仪容”。段玉裁注:“凡人言语从容,出入安正皆曰仪。……今人言仪表非也。”可见“仪”原指人的仪态容貌,后借代指其他事物。
“仪”本属“示”部,与祭祀的“祀”字同部。上古先民对祭祀之事极为重视,因此“示”“礼”“仪”三个字都表祭祀之义。如尧舜禹时代的尧舜二帝,他们继位之初要接受四岳(四方部族的首领)的进言,称其功德可授天子之位,但必须行封禅大礼以告天地。可见这种“祭天”和“封禅”是大典。《尚书·舜典》有载。 后来“敬天法祖”、祭祀祖先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礼仪之一。《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伐纣,在牧野大败商纣王军队后,“周武王既丧,其弟叔虞摄行天子位,朝觐诸侯。及卒,子穆王胤嗣。”也就是说叔虞(即晋国的开国君主唐叔虞)因受哥哥武王的委托,曾在朝中代武王执政,处理国家大事,并代表武王进行祭祀活动。他去世后,儿子穆王继承父业,继续主持祭祀活动。由此可见古人在上位之初首先要行祭天祭祖之大礼,这样才算是获得上天的认可和祖先的赐福。
“仪”作为祭祀的代称保留在今天的汉语之中。比如“祭仪”(即“祭祀的规矩”)、“遗仪”(已故皇帝的祭祀仪式)等。 由“仪”的“示”部所引申出来的另一个意思是“表示”“将某事告诉某人使其知晓”的意思。《书·尧典》中有“宾于四门,乃复”一句,其中的“宾”字就是“迎”的意思;而“复”则通“覆”,“宾于四门,乃复”就是说把四方部落首领迎接至王宫,向他们通报此事——告知上天和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