苡晴五行属什么?
“薏米”的别名很多,除上述别名外,还有药玉米、苡米、苡谷、苡珠、薏珠子、薏苡仁、薏仁、薏米仁、苡米仁、薏米粟、薏米豆、薏苡糠、苍术、玉蜀黍等名称。 《中国植物志》中,将薏苡的异名列为“薏苡属”,并将所有异名列入了“拉丁名”项下。这些别名都是“薏苡”不同来源或不同地方的称谓;其中不少别名还来自古代文献,它们不仅反映了历史演变过程,而且有不少还被用至今。 关于“苡”字,《康熙字典》引《集韵》曰:“本作苡。”并指出:“今字作苡。”这说明“苡”字的产生要比“薏苡”早得多。现在一般认为“苡”字始见于东汉王充《论衡·量知篇》(约公元140年左右),而“薏苡”一词则见之于南朝梁代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约公元528年前后)。从时间上看,“苡”字比“薏苡”早约380多年。在应用时以“苡”为正。
现代研究证明,由于野生薏苡多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丘上,所以其种子蛋白质含量高于栽培薏苡。另据测定,含蛋白质9.57%,脂肪4.65%。 《中国植物志》中记载,该物种在中国分布于广东、海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多在海拔300~1400m的地区。另外,该种也有广泛的国外分布,在亚洲的泰国北部和缅甸东北部也有分布。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神农本草经》中,将薏苡列在中品之中,认为:“味甘,微寒,主筋急挛痛,不可屈伸,风寒湿痹,足痿无力,久咳吐脓唾血,消渴饮水。”并在末了指出:“主治风寒湿痹,除寒湿脚疼。”这是对薏苡药用作用的最早记载。
《药性类编》中概括了薏苡的八大功效:“利湿,除风湿,清肿毒,助运化,止泄泻。”并具体阐述了它的主治范围:“治小便淋沥涩痛,脚气,湿疮。消渴口干。脾虚弱,泄泻痢疾。” 近年来,医学研究表明:薏苡还具有抗肿瘤、抗溃疡、降血糖、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对急性传染性肝炎也有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