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五行属什么?
《说文》“智,慧也”段注 (智、知古通用),今字以“知道”义专指“智”。《尔雅·释言》“慧,黠也。”郝懿行云:“慧、黠双声,古人多相假借。……而後世智黠乃分言之矣”。 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来看,把“聪明”作为一对近义词组合是有问题的;但古代是没有这么严格的语法规则的,所以在古人的表达中就没有问题,因为古人可以把两个没有严格意义的关联的词来当做形容词来进行修饰和形容名词。所以从上面的解释不难看出,在古代的语境下,“智慧”是同义词,并且由于二者都可以作为名词来使用,因此也可以组成词组“智力”“智力游戏”“智力障碍”等等。那么“勇敢”与“智勇双全”也是一样的道理了! 所以题主的问题就解决了——因为古今词义的变化,导致这两个词语的组合已经不符合现行的词汇搭配原则了~ 接下来谈谈这个问题背后深层次的道理吧。
1.语义场理论 语义场是指具有共同意义的语言单位构成的集合体。每一个意义项都是语义场的中心义项,它所代表的意义在其他各个意义项中得到印证或补充完善。例如,英语中的brother,sister,uncle,aunt表示亲属关系这个语义场的所有成员都具有相同的中心义项即“亲缘关系”。 再如我们熟悉的“苹果”“橘子”“香蕉”等词,它们在同一个语义场内,都具备一个共同的中心义项,那就是水果这一义项。 那么为什么在古汉语中,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聪慧/机灵”“坚强/勇敢”的意思呢?这就是由语义场理论决定的:古代的中国人将世界上的人和事物分为不同的范畴,并且每个范畴都被赋予了特定的中心思想,于是每个范畴内的事物都会受到该范畴的思想影响而被打上相同的烙印,进而形成类似语义场的效果。 举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比如你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生活了一辈子,这个小圈子的人和你一样,都是某个朝代的人,你每天接触到的也都是小圈子里的人,久而久之你们会渐渐形成一个默契,当某个人突然做出不符合小圈子行为规范的事情的时候,你会觉得他是不正常的,甚至会觉得不可理喻,这其实就是语义场的力量,虽然你不理解这种力量是什么,但就是存在。
2.文化积淀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之所以能构成这样的一种词义场的原因是来自于我国从古至今的文化积淀的结果。 “勇敢”与“智慧”这两者本身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刚”与“柔”这两种不同性格的推崇,而这种对刚柔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性格特征的追求其实一直贯穿在我们的历史中。孔子讲“刚毅木纳,笃行仁者也”曹操也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能够组成这样的词组就不难理解了。 而同时“刚”又代表着阳,“柔”则代表着阴;“勇气”往往让人联想到的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这些都是属于阳的特征性武器,而“智谋”常常被比作水,水是至柔之物却可以穿透钢铁。所以“勇敢+智慧=智勇双全”也就好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