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在五行属什么意思?
“五行”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一种系统观,天有五斗、地有五行、人有五脏、谷有五味,万物皆由这五种基本元素组成而成。“育”字的金文写作图1,从肉月(育的繁体字),象妇女怀胎之形。《说文解字》云:养子使作善也。从肉,从月的字大都和肉或月经有关。甲骨文的“养”(图2左上,来自《殷墟文字类编》)与金文的育接近,但中间没有月。而“母” (图2右下)中的“女”表示女性,下面一横表示大地,整个字形就像女性在天地之间孕育生命。可见,育就是母亲养育子女之意。
那么既然“育”是指养育子女这件事,那么在古籍里为什么会出现很多关于教育的论述呢?其实这里的“教育”和我们今天的涵义已经不同了。在古代的“教”和“育”是分开使用的。“教”强调教师的教育,“育”则更多地指父母的教养。比如孔子说:“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教育和教学的问题。至于父母如何教养孩子,那就是“育”的事了。因此,古人经常将教育称作“教子”“育子”等。
先秦时期,人们对于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如何进行最好的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周易·蒙卦·彖传》提出了“童蒙养正”的主张。《大学》提出: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就是著名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论语·为政》中也记载了孔子的学生问什么是“孝”时,孔子回答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所谓‘能养’,只是‘色、气、力’俱全而已矣,不诚其意,不知所谓养也!”这是非常深刻的见解,也是古代对德育的重视。
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这些内容主要讲的是道德修养,因而注重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和教育,却相对不重视学习知识、积累技能。到了宋代,儒学出现了新的发展。北宋的范仲淹提出了“教人先立志”的观点,主张培养学生远大的志向,同时还要重视科学文化的知识和技艺的培养。南宋时期,朱熹继承了这一传统,他提出了“读书以博闻约礼为主,而考质精微,发明义理,实附其后。学问之方固当如是耳”(《朱子语类 ·卷九十一》)的办学方针,并且认为“学者须先立志……读书且从头至尾,不可间断。就其间务要观圣贤礼仪道理,成己之志”( 同上)。这些观点深刻地影响了此后中国古代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