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心率有哪些作用?
1,诊断心律不齐。在平静状态下,观察一分钟的心跳情况,如果心跳快慢不规则,就可以初步判断有心律不齐的情况;
2,确定异常心电图的性质和原因。通过记录一段时间的心电图,可以分析其中P波、QRS波、T波等形态变化,从而确定异常心电图的性质和可能的原因;
3,评价心脏功能。通过对同一检查者多次血压、心率和心电图的比较,可以了解心率的变化趋势,进而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
4,协助诊断其他疾病。某些疾病往往会出现心脏收缩功能或储备功能的改变,这往往会引起心律失常,通过监测这些心律失常能够帮助我们识别这些疾病的存在,并且为评估这些疾病提供重要依据。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在日常体检中,医生还会通过测量心律来判定受检者的精神状态,例如在神经官能症患者中,经常会有明显的窦性心动过速(超过100次/分);而某些严重抑郁症患者可出现明显的心动过缓(低于50次/分)。
1、提高运动训练水平
人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心率会明显上升。运动训练水平越高,心脏的泵血功能越发达,在相同运动强度的作用下,心率会上升得较慢。随着重复训练次数的增加,相同运动强度下,心率也会出现先上升后逐渐趋于平稳的过程,这说明心脏的机能逐步改善,运动训练水平越来越高。持续关注心率变化,可以更准确的判断训练节奏,调整训练压力,并且使训练效果越来越好。
2、获得最佳运动效果
每个人根据自身的心率范围,可以计算出适合自身运动时的目标心率范围,并将运动时的心率控制在这个目标心率范围内,这样可以获得最好的运动效果。一般来讲,在有氧运动中,人体的机体供氧充足,能量的供应持久,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运动,并且能够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对于减脂塑形的用户很有益处。
3、评估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通常我们在安静、休息的状态下测量心率,称为静息心率。静息心率过高则意味着基础代谢增加,机体处于应激和疲劳状态,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大,寿命也会相应缩短。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保持较低的静息心率,才能有更健康的身体和更长久的生命力。
4、评估身体疲劳度
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通过监测心率变化,可以更好的衡量运动量是否合适,运动后身体是否疲劳。如果在相同运动强度下的心率较平常明显升高,或运动后的当晚和第二天心率较平常明显升高,则意味着身体可能过于疲劳,应适当调整运动计划,采取更加缓和的运动或调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