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胶皮鼓包怎么办?
我有一块红双喜的N301,买了有七八年了 当时打了几个月就有些鼓包了,一直舍不得扔掉 最近终于下狠心把它扔进了垃圾桶 这块板子是我人生中第一块属于自己的球拍 记得当年刚打完乒乓球回来,路上随手捡起一个广告传单,上面有个“新”字 我问爸妈那是什么意思,他们说那是商标(我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是商标) 因为当时比较喜欢打乒乓球又正好看到广告牌上有“新”字,于是乎我就把这牌子带到了学校,还为此沾沾自喜了好久。 这块板子给我带来的最大感触就是拉球的时候感觉特别冲,后来才知道这是由于板子太厚导致的,所以拉球的时候会给人一种很冲的感觉。但是推挡的时候感觉不是特别好,由于硬度较高加上很厚,推挡的时候不是很灵活,会给人很“木”的感觉。
N301属于纯木底板,没有搭配海绵套胶,拉弧圈或者加转弧圈的时候,由于纯木底板本身的特性,会导致球在撞击板材后产生一定的旋转向上运动,此时如果再配合适当的手臂发力,就可以形成稳定的弧圈球。对于弧圈球爱好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希望底劲十足的话可以选配粘性较大的套胶,如729的天翼系列、729-2等;如果喜欢速度型的打法可以选择硬度较高的套胶比如688D 或者海夫蓝鲸5。
要解决乒乓球胶皮鼓包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白它是怎么造成的,然后再对症下药。
关于乒乓球胶皮鼓包的原因,目前我了解到总共有以下四种观点,这四种观点我都亲身试过,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后三种原因基本可以排除。
第一种:天气太热,胶皮与拍底之间温度过高产生水汽,水汽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将胶皮顶了起来。
这个观点应该是主流观点,但其实并不是。原因就隐藏在“顶”这个字里,胶皮在拍底上的安装是紧实的,如果有水汽产生,不是无法产生鼓包,就是鼓包无法如此鼓起,顶起这么大一片。
胶皮鼓起的那一块,应该是软的,按下去应该会凹陷下去,如果按下去硬的话,证明你的胶皮已经报废了。
第二种:使用劣质胶水、快干胶等代替正品胶水换拍皮后,胶皮与拍底之间进入空气。
这个原因也不是,因为很多胶皮在铺皮时都会留一个排气孔,而且用真水的话,空气进入后在胶水胶皮的封闭下也积不了多大一块。而且这也算不上故障,用真水,这个概率还是极低的。
第三种:胶皮与拍底之间有异物,比如碎头发等。
这也基本不存在,首先铺皮时不可能有大块异物遗落在其间,其次有类似异物存在,最多影响铺皮质量,并不能起一个类似气球注入气体的效果。
第四种:排汗手使用正品胶水换的胶皮,铺皮质量可以。
这个原因在有经验的资深排汗手眼中,其实并不是个问题。但是,为了防止大家出现这种问题,我还是特意撰文提醒大家注意。
我就是排汗手,也打过不少比赛,深知出汗多带来的烦恼。在铺皮时,如果流汗,一定要及时擦干,否则手上汗渍会透过胶水流入胶皮与拍底之间,时间长了,汗渍会结晶,体积膨胀,将胶皮顶起。
其实,在知道问题产生的原因后,处理方法也就不难了。
首先,如果包皮比较早(半年以上),可以考虑重新包皮,新的皮子也就百元,重新包皮基本也就100多,还是可以接受。
如果皮子较新或者你觉得再包一次不划算,可以找人帮忙拆皮,将皮子用真水粘在平板上,晒干,之后再重新包皮。注意,一定要真水粘在平板上,否则皮子一干就会碎的。晒的时候可以在皮子上面放块平板,防止皮子翘起。
这个方法也基本可以根治,但是拆皮重新包皮,皮子都会有一层内应力,弧线与之前会有很大不同,需要重新适应。我之前打生胶,打了一年多,包皮鼓了,换了新皮,我适应了半年都无法完全适应新的弧线,所以,大家在处理皮子问题时一定要慎重。
还有一种应急处理方法,可以找一根缝衣针,然后将针系上一个重物,比如一根铁丝之类的。之后在鼓包处扎一小眼,然后将针从另外一边扎出,这样重物会下落,将皮子拉直,之后剪掉重物,将皮子用真水粘在平板上晒干。
这个方法只能救急,处理后的胶皮已经报废,因为中间处已经没有胶水固定,而且多处扎孔会导致胶皮内应力分布不均,处理后弧线很飘,而且由于有裂口,使用时容易翻转,无法发挥胶皮全部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