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还能坚持几年?

安发光安发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集团是内蒙最大的煤炭出口企业,产能4000万吨/年。目前出口业务已经停止,因为国外用户也受制于国内政策(国外进口煤也需要配额),不能大量采购。而且由于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外需严重疲软,进口煤数量更是锐减。国内方面,随着复产复工的推进,需求有所回升,加之电厂库存偏低、北方冬季供暖所需煤炭缺口较大等,动力煤价格一度上涨至600元/吨以上。

但是近两周来,随着国家保供稳价的举措成效显现,期货盘面大幅下挫,动力煤价格已回落至580元/吨左右。 不过考虑到冬季用煤高峰尚未到来,供暖和工业用煤需求量仍在增加;同时,目前煤炭产能释放还存在限制,加上进口煤受限,整体供应偏紧,我集团内部对于后市仍持乐观态度。但若政策继续加码,向黑色金属一样打压焦煤价格,甚至可能采取禁止国外购矿和进口煤的方式,那么对焦煤行业将是灭顶之灾。

其实自2016年起,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整顿和调控已经不断,去产能、环保检查等等,行业始终在洗牌,很多小规模的煤矿已经被淘汰出局。这次政策调整力度之大、速度之快超乎很多人的想象,可见国家控制能源、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 作为煤炭行业的一名从业者,我觉得至少在短期内,这个行业不会消失。中国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着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即使在应对疫情这种突发公共事件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拥有钢铁冶金、机械制造、化工冶炼等齐全的产业。更何况现在的煤炭行业已经开始向精煤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将占有一定比例。今后可能会从严格环保、性能优化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使整个产业向高质量、智能化发展。

但从长远来看,无论多么高科技、多智能化,煤炭作为一次能源终将被其他可再生能源取代。现在国家大力推动风电、光伏等行业的发展就印证了这一点。

苟婷弦苟婷弦优质答主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超过60%,仍处于主体能源地位。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产煤大国和用煤大国,而且煤炭在我国地域上还有很大分布差异,“煤多电少”省份和“煤少电多”的省份并存,煤炭企业实现稳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煤炭产能结构性过剩比较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和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扩张放缓,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和火电耗煤下降,煤炭企业有效产能利用率较低。

二是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进展不平衡。由于区域间的市场供求、资源禀赋、开采条件和财政承受能力不同,在去产能过程中进展很不平衡,在全国已退出煤矿中,有的产煤省和央企分别占到2/3和3/4,有的产煤省和央企工作推进相对缓慢。

同时,一些经济欠发达、财政困难的去产能产煤地区和煤炭企业,资金筹措难、职工安置难,影响去产能工作进度。

三是税费体系有待完善。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和维简费是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资金来源,但根据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两项资金均需缴税,增加了煤炭企业负担。

对于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十分重视,正在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并积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推进。

一是进一步加大去产能工作力度,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深入推进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工作,妥善安置分流职工,鼓励兼并重组,引导转型升级,促进煤炭企业健康发展。

二是继续完善财税、金融和投资等去产能政策,督促各地强化“资金池”管理,抓紧盘活处置僵尸企业及去产能企业低效无效资产变现资金,落实好资产处置、人员安置等方面优惠政策。

三是进一步研究完善现有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和维简费缴纳政策,继续发挥现有政策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积极作用,从源头上促进煤炭企业健康发展。四是加快健全煤矿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强化煤炭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促进煤炭行业安全发展。

同时,指导各地认真做好煤矿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和水害等重大灾害的防治工作。

六是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推动煤炭清洁化开发利用。加强天然气、石油等勘查开发利用,加大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推动非化石能源高效开发利用。严格煤化工产业准入条件,科学合理控制煤化工产业规模。推广煤炭高效先进燃烧发电技术,推动燃煤发电高效清洁化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促进煤炭企业健康发展工作,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