鸯是什么生肖?
阚宝最佳答案
“鸳鸯”指的是一种雌雄异形的鸟类,而非人们常说的“成双成对”的寓意;而“鸯”就是雌性的鸳鸯,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成双成对”中的那个“双”。 鸳鸯在动物分类学中属于雁形目鸭科,和家鸭有着很近的血缘关系。这个目和科的分类界线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清晰的,所以一般来说我们见到别人说“鸳鸯”的时候指的都是鸟,而且一般都是指这种雌雄异形并且常成对的鸟类。
但问题在于古人所说的鸳鸯未必都是现在的鸳鸯。因为现在所有的鸟类分类系统都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的,而古人并没有这样的知识。所以他们眼中的“鸳鸯”和现代人认为的“鸳鸯”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从《尔雅·释鸟》中最早记载的“鸳鸯,鸳,鸳鸶,凫鹥”来看,古人眼中的鸳鸯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灰鹤”。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尔雅·释鸟》中“鸳鸯”条下的注释就说:“鸳鸯,雄曰鸳,雌曰鸯。”(注:这里的鸳鸯其实指的是灰鹤)
除了《尔雅·释鸟》之外,汉代的《淮南子·泛论篇》中就有“鸳鸯,凫鹥也”的话头,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鸳鸯指的仍然是灰鹤。 为什么要特意提到这一点呢?因为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鸳鸯”神话。 因为灰鹤本身是一种水禽,而人们日常见到的鸭、鹅等家禽大多也是生活在水中。这样人们就把灰鹤和这些家禽归为一类,并冠以“鸯”的名字。
鸳鸯,为鸭科鸳鸯属的唯一一种。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中的雌雄鸟外部形态差异很大。雄鸟艳丽而雌鸟暗淡,它们情谊“深厚”,从不“离异”,故古典文学中将其比作恩爱夫妻,也用来表示爱情。
鸳鸯为半水禽,也善于在陆上行走和在树上栖息。多成对或成群在江河、湖泊、水塘、水田、芦苇沼泽栖息和活动,尤其喜欢栖息于芦苇沼泽中。 主要吃水里的螺、虾、蝌蚪、幼鱼、水生昆虫及植物的茎、叶、种子等,也上岸吃蚯蚓、蝼蛄和稻谷、蔬菜等,兼食谷物等。群雌鸟在同一凹窝中产卵,每窝卵多达十余枚。常成对或家族群活动,偶尔也成30-50只左右的小群。早晚飞行,白天多在浅水及岸边地上觅食,受惊时,立刻从草丛或苇塘中飞出,飞行甚迅速,通常一边鼓动双翅一边叫,直到高度达50-100米时才停止鸣叫,然后滑翔,一边滑翔一边转弯。非常留恋故地,在同一水面活动往复多次。夜晚宿于芦苇塘、蒲草、树丛及水生植物丛中,成对并排睡觉,十分温存。
鸳鸯在中国也称作官鸭、紫鸳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国家“三有”保护鸟类(即有重要经济、科研、文化价值的保护动物),被中国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每年4月份以后开始北归,9-10月离开繁殖地南迁。迁飞时喜欢白天活动,有时也晚上迁飞。在中国的东北等地繁殖,迁徙经过华东、华中,部分在长江流域及西南、福建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