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别文字的五行?

司乐楠司乐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文字的“五行”,是根据古书《洪武正韵》里收录的字画的五音来的(详见《洪武正韵·序》)。 现代语系里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来源是古代汉族先民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即“金属”“树木”“水”“火”“土壤”五种物质的属性。这五种物质在自然界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而形成的规律。

2、文字的“五行”,其实也就是汉字的“五音”,就是古人发现的5个发音类别,分别对应的五个字符。这在古代的汉语中是很重要的。 比如: “一”字,古人发现它的发音是“yī”,由“i”和“e”两部分组成; 而“二”字则是“èr”,只有“er”一个音节;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二”这两个字的甲骨文,以及更早的金文或者大篆形态,都是像手持棍棒一样两立着的人形(见图)。 那么,两个这样拿棍子的站队的人,当然就该发两个声母一样的音了呀! 这是一种原始的“形声”文字。

3、到了后来,汉字增加了笔画,但是发音规则没有变化。所以增多的笔画只是起装饰作用,类似现在的拼音字母。 例如:上边这个“高”字,繁体字作“髙”,字形象一个人举着头,这就造成了“高”“髙”两个字不同的形状,同时导致了它们发音的不同——前者为“gāo”后者为“ɡōnɡ”。这是不是也很符合“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了”? 再如:“天”字,简化前“tiān”,像“大”字头顶着一个“口”;而“夫”字,简化前“fū”,像一位头带着帽子,腰间挂着佩剑的人。“天”字发音跟“夫”字发音差不多,由此得到了今天的“tian”。

沙希沙希优质答主

文字分属五行,判断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依据文字的形状、发音、笔划,与五行之金、木、水、火、土的属性及象意相符者,即为合属。例如“林”、“森”、“桃”、“李”等字可入木, “金”、“银”、“锡”、“鑫”等字可入金,“山”、“岩”、“岳”、“岭”等字可入土。

一般来讲,“五行”有其象:如:山、石、丘等为土;水、泽、湖等为水;木、森、杉等为木;火、焰、焱等为火;金、银、铜、铁等为金。如五行本身:金、木、水、火、土。有其形,金形方而薄、木形长而直、水性流动(不固定)、火性炽烈、土性敦厚(大地)。

有其色,青色为木、白色为金、赤色为火、黑色为水、黄色为土,如:赤字为火形、黄字为土形。有其数,1、2为木;3、4为火;5、6为土;7、8为金;9、10为水,如:33、44等字可入南方火;有其声,宫音为土、商音为金(如、鑫等字)、角音为木、徽音为水、羽音为火;有其味:酸为木、苦为火、甘为土、辛为金、咸为水……总之,有象、有形、有数、有声、有味者均为文字的五行,按其所类分别取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