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五行到底属什么?
我第一次知道“五行的相生相克”是在读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对这玩意特别好奇,自己买了本五行学看看,看了之后发现“金生水、水克火……”什么的,但是没看见“金生土、土生金”……后来上了大学接触了易经对五行又有了新的认识,《周易》里讲“乾坤其易之阴阳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故曰:乾坤定矣。”于是“天地定位,山高水深”的八卦图就出现在了我的认知里,而同时《周易》还讲了“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无往不复,循环无常”……的哲理,让我觉得世界是很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再后来学了中医,《内经》里讲“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还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不知所以然者,所以治人之病,未能使人圣人,而能不死于病者也。”中医理论里讲“天人感应”“天人合德”,把自然规律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 而许逊仙人所传的“五行”和以上提到的任何一部古代经典讲的都截然不同!首先没有阴阳概念(其实现代科学已证明阴阳是一种古代辩证法的分类方法),其次没有讲到动静、有无等等辩证关系(《黄帝阴符经·真诀》中有“天生万物以养民人,民人不知所谓,此谓得道”,这里已经讲到动和静的哲学意义了),再次也没有谈到阴阳偏盛偏衰的问题。
总之,这种“五行”就是五类物质,它们之间只有生克制化的关系,没有任何哲学意义。 那么为什么还要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断人和事物的性质呢?这是由于古人观察到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性决定的。如木生火是“木燃烧起来变成了火”这种因果关系,也是“木”属性朝着“火”属性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而金克木,则是“金”克制“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金”属性朝“木”属性的转变。这种转变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的。
对于人来说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的性格中有“土”的性质(诚实敦厚),那必然也有“火”的性质(热情洋溢);如果有“木”的性质(正直进取),那也会有“水”的性质(冷静从容);有“金水”的特性(机智灵敏)也会再有“土”的性质(谨慎踏实)…… 所以说这样的五行学说只能用于观测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不能指导人生的命运,因为后者的复杂性不是任何一种简单物质所能代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