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击球落点在哪?

达梓墨达梓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落点的提法不太准确,应该是“来球的最佳击球点”。 乒乓球运动不是羽毛球、篮球等依靠手部肌肉力量主导的运动项目,而是对脚部发力要求最高的竞技体育项目之一(足尖、足跟同时触球的短跑项目除外)——乒乓球运动员的腿部力量和踝关节柔韧性要好于其他项目的运动员。 所以我们一般说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多而羽毛球运动员的步法少。 但并不是说打篮球羽毛球就完全不需要步法,而是需要不同的步法。

在进攻时,乒乓球的击球点通常在下降前期或者中期;而在防守时,最佳的击球点则是上升初期或中期(退台)。 原因是乒乓球击打时间很短,只有0.1-0.2秒,而在这段时间里,人体上半身相对下半身是比较稳定的,能够做出较为快速的位移。但下半身由于肌肉群的力量和灵敏性都远大于上半身,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作出大幅度的移动,因此就需要不同位置的击球具有不同的特点:

1、正手位击球。这里所说的正手位并不是乒乓球比赛规则中指定的“正手区”,通常来说是指右侧半台面,因为左侧半台面是反手位。因为在实战中对方会针对你的正手位进行多板攻击,而你也会对此加以还击,双方在这里展开争夺的概率很高,所以这里的击球点就很重要了。一般来说,最好的击球点是来球上升期,这时候你不仅可以较好地借助腰腹力量加速,也可以让动作保持较大幅度,有利于发力。当然,退台到反手位进行还击也是很好的选择,这样既避免了和对方板板对攻,又可以防止自己的正手位被直接撕开。

2、反手位击球。对于乒乓球爱好者来说,最难掌控的大约就是反手的扣杀和弹踢了。这是因为这两个技术不仅要求有很好的腰腹力量,还需要有强大的下肢力量。很多业余选手虽然能使用这两板,但因为下肢力量不足,往往很难打出很大的威力。因此最好的处理方式还是推挡和搓球,前者可以借助腰腹力量带动手臂发力,后者可以利用手腕翻转的弹力。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技术都需要加快速度,否则对方就可以轻易地把你调动起来。

栗梓绪栗梓绪优质答主

击球落点在对方反手的一条大斜线, 这是许多业余选手在运用正手拉弧圈球时最经常、最习惯的运用方式。它的好处在于可以在上台的前提下基本可以确保对方回接时不站位过前, 可以利用对方回接球速度慢、质量低的特点不断重复这一板, 另外, 在击球发力的同时可以借对方来球的力量, 减少自身发力而增大击球的力量, 并可以将自身的重心始终保持在台内, 不需要来回大幅度的转移, 身体始终保持在击球的最佳发力状态。但这种使用方式过于死板, 不利于在比赛中对对方形成威胁, 并且过于频繁地击打对方反手位, 在对方判断准确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对方借力回接。

击球落点在对方正手位的一条直线。这种方式相比较而言能够更大地拉开对方站位, 身体也要根据对方回接球的质量跟随击球的落点做适当的前后移动, 处于一种更加主动、进攻性更强的状态。但是, 当对方的正、反手实力较为平均或单板质量很高时, 这种直线反复的方式极易受到对方的针对而陷入被动, 要想使用这种方式, 自身在跑动能力和击球威力上要具有相对的优势, 而且需要对方的反手位能够给自己形成很好的借力, 这样才能更游刃有余地选择击球落点, 否则很容易被对方限制。

由正手位回接球变到反手位。这种方式对自身反手的要求较高, 但在当前削球、反手技术日益受到重视, 选手们普遍在反手位都有一定质量保证的情况下, 这种正、反结合的方式对对方的威胁会大于单纯的正手或反手一条线来回。在这种方式中, 关键在于正手位的回接球后, 自身的重心应继续保持在台内, 不要过于回撤, 保持正手随时可以击球的状态, 以达到迷惑对方和节省自身还原时间的目的。反手拉是将对方大角度的回接球变到正手位, 落点在对方正手底线, 这种方式对对方的威胁最大, 正手变到反手由于落点过长, 容易使对方回球出现漏洞, 回球质量降低, 能够形成连续拉的能力, 打出自己的节奏, 身体也始终保持在有利于自身击球的重心位置。但这种线路对自身的技术要求最高, 特别是反手的技术和跑位, 在对拉高强度的情况下能够保证足够的质量且不出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