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什么报?

戎凡梦戎凡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在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中掀起了一股“通缩热”,大家纷纷转引一篇发表于《经济学家》的文章,其标题曰:中国通胀的通缩风险。文章的作者是两位美国经济学家——杰拉德和齐夫,他们指出:中国的CPI上涨速度非常缓慢(2010年仅为3.3%),并且存在消费价格下降的风险。如果这种低通货膨胀的局面无法改变的话,那么人民币汇率将会上升,进口商品的价格也会降低,这样就会导致中国的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合理,作者列举了诸多道理,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按照国际经验,一个国家GDP平均增长率若要达到6%以上才能实现物价稳定,而过去十年我国 CPI增幅一直低于GDP增速,这势必会造成通缩的压力。 当然,作者的论证过程还是非常严密的,如果仅以GDP数据论,的确找不到任何通货涨的迹象;但问题在于:GDP的数据是包含水分的,自2004年起,GDP的增速被大幅高估,每年新增GDP有一半以上是虚拟经济创造的,这些被极度夸大的GDP数值被用于各种宏观调控,实际上并没有增加老百姓手里的货币,也没有为企业盈利创造环境。

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大幅增加,2007年更是创下了纪录,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两位数,这意味着我们的货币政策的选择空间被大大压缩,一旦出口下滑,央行将毫无选择,只能加息或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抑制通缩,这是百姓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中国目前的现状的确是入关前的不平等条约:享受不到关税优惠,却要为贸易顺差付出代价。

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从全球产业链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遍处于价值链条的低端,附加值低,现在却有一波国家要重新布局,要把这些产业转移到本国,这就意味着中国制造的成本将逐步升高,而我们又不得不承受通胀的压力。更糟糕的是,我们现在还面临着能源和资源价格的暴涨,这些成本的增长并不是通过进口产品价格上涨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的,而是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压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有专家估计,由于成本的上升,中国企业平均只有7%左右的利润,而发达国家的企业却有25%左右的利润,甚至一些中小企业还没有算进成本的费用,如果我们不解决成本上升的问题,这个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更为不利的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产能过剩、信贷紧缩、房地产泡沫等诸多难题,要想走出困境,可能必须依靠投资和出口,而这恰恰是最不应该采取的政策方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